關注我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首頁 主題學習 請勿殺生吃肉 廣大悲雲遍一切

第一章、萬物情 慈愛心

三、廣大悲雲遍一切

《普賢行願品》云:「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大自然的一花一木,都是有生命的個體,任意傷生害命,或是砍伐山林,浪費資源,都是與尊重生命嚴重違背的行為。

《本生經》裡提到,子菩薩連舉手投足,都十分謹慎,深怕一不小心,踩痛了大地;《緇門崇行錄》裡匾擔山和尚惟恐傷及草木,揀橡栗為食,他們尊重生命的慈悲胸懷多麼可貴!《楞伽經》說:「殺生食肉者斷大悲種。」佛教的持齋茹素,乃至護生放生,最主要是基於慈悲的精神,這正說明佛教是以最清凈的心靈,最徹底的方式來尊重眾生生命的表現。佛法的根本是慈悲,慈悲就是愛,理智的愛,以慈悲為懷,長養人的慈悲心,減少世間的暴戾氣氛,讓一切有情樂於親近、依附,愛護眾生,尊重生命,主張素食,讓所有眾生能身心安樂、 無所怖畏。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仁者愛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到佛教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仁愛由儒、道的愛親、愛及他人、他物到萬物乃至佛教徧盡虛空法界的慈悲大愛,使人類的愛心一直灑滿世間,今日也穿越疊疊雲層透出閃耀的光輝,沿著這仁愛之跡,我們尋找著輝煌生命的源泉。

(一)、慈心史韻

當今考古材料表明我們在八、九千年的時候,南北的農業相當發達,就是我們吃的是稻糧黍稷,農業社會中農業是天下之大本,古人對於凡是有助於我們農業生產乃至像貓和虎這一類禽獸,都要報恩,所以我們人要布德施仁。在今天凡是在生物鏈當中的這些生物,牠們都應該是有恩於人的,因為牠們保持了生態平衡。

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根據記載,當時中華民族的首領大禹,曾經在夏三月下令川澤不入網,以成魚鱉之長,就是三月份不准下網到河裡面去抓捕魚和鱉,這是我們人類歷史上最早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律法上的一些規定。

西元前十一世紀也就是距現在有三千多年的西周有一個《伐崇令》規定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毋動六畜就是不要去傷害牠們,不要去傷害任何野生動物,如果違反是犯死罪的,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對保護動物最嚴厲的律法。

《禮記》裡面規定,春天,鳥窩裡面的蛋你千萬不能去拿,鳥剛剛會飛的,剛剛會走的小獸,這都不能去殺的…。

中國的一個傳統就是人跟自然要和諧地相處,是以法律的形式發佈天下,在先秦還有法律規定,比如說在春季的時候一些捕魚或者是捕獵的東西是不允許帶出城去的,在春天的時候正是萬物生長的時候,動物繁殖得最快的時候。這個時候,各種各樣打獵的網工具、 毒藥,都有人檢查,不准帶出城門,就是怕你妨礙了動物的生存。

愛護動物你內心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不僅對於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所有的生物,這樣你才會很自覺地去做到要去保護那些動物,我們傳統飲食文化認為人,認為五穀雜糧是能夠養人的氣。像《說文解字》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稻糧黍稷做法多種,完全可以滿足你的口腹之欲。這既避免殘害動物,又長養人的慈悲心。

(二)、仁者的慈悲情懷

「殘忍的根基並不強大,只是四處蔓延。受習俗保護的不人道必將屈服於思想所捍衛的仁慈,這個時代終將到來。一個人只有將所有生命都視為神聖的,他才是道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伯特‧史懷哲。

今天的冰島,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是關於一個叫做司其布拉尼的雲船。除了它巨大的外形,還有兩個特徵讓它顯得獨一無二。第一個特點是,當你在海洋上航行時,這艘船會喚來任何方向的風,將它吹向任何想去的方向。第二個特點是,它可以折迭起來變得又小又輕,你甚至可以將它裝入衣兜。想像一下,有一艘船可以把你帶到任何目的地,而且幾乎沒有重量。

對於慈悲之心,這個隱喻意義深遠。慈悲之心無形體,無界限,卻無處不在,無處不存,徧虛空盡法界,帶我們去心之渴望之處。

● 慈悲無間

淨空老教授的故事:「我小時候,抗戰期間,我父親是軍官,管武器的,…所以從小就喜歡玩槍。…十六歲到十八歲這三年,平均每天要打十發子彈。所以練出什麼?神槍手,不必瞄準的,可以說不能到百分之百,大概百分之九十五是不成問題的,決定可以打中的。練出來的,天天練,有那麼多子彈給你練。所以那個時候,那些鳥、小動物看到我趕快就飛、就跑,我們自己不知道。以後學佛之後明白了,殺氣太重。學佛以後,學佛大概十年、二十年了,我看小動物看到我,牠停在那裡,看很久,牠不動。這就表示那個殺氣已經大幅度的減少,慈悲心增長了。甚至於小動物,我在美國公園看到樹上小松鼠,我們手上拿的花生,跟牠招手,牠真的就來了,牠來吃花生,牠不怕你了。」

● 以尊重生命的心珍惜所有-許哲老人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七日,新加坡「國寶」許哲在家中安詳去世,享年一百一十四歲。獅城最老人瑞、享有新加坡「特麗莎修女」之稱的許哲,一生服務於貧苦大眾,特別是困苦老人,生平創辦了十幾個養老院,在新加坡,其他國家地區和非洲都有。她「將此身心奉塵剎」-獻給社會公益事業。

素食培育的慈悲之心

許哲居士是「胎裡素」,自幼聞腥不適。有著悲憫的情懷,愛惜天地萬物,而茹素終身。幾十年來,日中一食,生活簡單:早上喝一杯牛奶;中午吃一些青菜和水果,有時青菜用水燙過;晚餐喝一杯優酪乳,非餓不吃。不吃油、鹽、糖,所有一切有味道的佐料,她統統不食,回歸自然,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是最健康的生活、最快樂的生活,所以她不生病。日行十善,助人為樂,一百多歲,仍然耳聰目明,身體柔軟,身心健康,生活自在。她分享健康的秘訣:是「給」;長壽的秘訣:以尊重生命的心珍惜所有。

愛與感恩

愛-許哲以助人為己任,百年如一日,身心保持快樂與健康,日日過著付出最樂的人生。出於對所有人的愛,她傾畢生之力幫助別人。許哲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兄弟姐妹,她愛他們,幫助他們,從無所求。助人不應分種族、國家和宗教,大家應視人如己,視天下如一家。

對於宗教,她說:「我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一片光明。」她突破了宗教的界限,得平等住。她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愛」。愛就是宗教。世間所有一切宗教,都是肯定「愛」字,發揚光大愛心,愛一切眾生,真誠的愛,清淨的愛,平等的愛,這就叫宗教。

感恩大地,感恩萬物-許哲笑說:每天起來看到陽光在照耀,聽到鳥兒在歌唱,樹上的葉子在跳舞,這就是大地送給我們生命的禮物。可惜大部份的人們都太忙了,忙得不懂得享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快樂與健康。

種善因得善果

淨空老教授開示-

「…護生、放生最積極的作法是素食,不食眾生肉。那要問,選擇這種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健康有沒有妨害?答案是肯定的,決定沒有傷害,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上一次我們這裡講經,請許哲居士跟大家見面,她今天一百零一歲,你看她的身體、她的體力、她的反應,大概就是三、四十歲的人。我們看了很羨慕,請教請教她,她日常生活如何?她給我們講的那是她的因,她說她一百歲,一生當中沒有發過脾氣。我們要想得到這麼好的身體,要學不發脾氣,善因!一生沒有怨恨過一個人,善因!一生沒有想自己,了不起!這是善根。一生當中起心動念,她想老人、想病人,如何為老人、病人服務。照顧老人、病人,跟照顧自己父母一樣,孝順心照顧,恭敬心照顧,所以她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所以我們仔細觀察,她三種布施具足,她是用體力照顧人,這是內財布施;時時開導別人,法布施;安慰老人,安慰病人,幫他們解除苦難,無畏布施。種善因得善果…她為我們做證明。」

「…我仔細觀察她,只有頭髮白了和掉一顆牙齒,其他什麼毛病都沒有,跟年輕人一 樣。現在她還照顧老人、照顧病人,來跟我說希望辦一個老人院,難得!這一生吃素,身體健康。」

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開示:「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從許哲居士一生中的種種行為造作,就可引證佛言真實不虛。她一生中沒有發過脾氣或怨恨人,這就是「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她一生只想著如何為老人、病人服務,這就是「於諸眾生普施無畏,常於眾生起大慈心」;她健康長壽,這就是「身常無病」。許哲居士已顯現今世美好的花報,更不斷的造作善因,她必定感應來世殊勝吉祥的果報。佛說因果相續不空,因果循環不空,因果轉變不空,只要努力積功累德,不求任何回報,花報定當燦爛,果報定當豐厚。若修持念佛法門,以此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淨土,定感彌陀接引,永離生死輪迴,高登極樂之鄉,與佛同證光壽無量。

(三)、愛心遍世界 善意滿人間

淨空老教授慈悲開示:這些年來,我們將愛送到全世界,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期望人人能學會自愛、愛人、愛家、愛國、愛世界、愛眾生。愛,從心、從受。以真心感受為義。真誠心的感受就是愛。真誠包太虛 仁愛周沙界,落實在世間,即是弟子規;落實在佛法,即是十善業道。

故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亦即是十善業道遍法界,弟子規教滿娑婆。

愛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落實,也是世界文明的遺產。

愛就是弟子規的圓滿落實,也是人類智慧經驗的承傳。

愛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

愛就是本性、本善、純淨、純善。

愛就是真理、真諦、生命、永恆。

愛就是神聖、上帝、真主、聖靈。

愛孕育出宇宙萬物,天地萬物,無一不是從愛心而生而長。

愛是萬德萬能萬福的根源。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