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首頁 主題學習 請勿殺生吃肉 衛生、衛性、衛心之素食

第一章、萬物情 慈愛心

一、衛生、衛性、衛心之素食

「民以食為天」,食物對於人類極其重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古至今皆如此。吃什麼、怎樣吃才有利於身心健康,已成為大眾所關切的問題。當今人們患上各種疾病: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自身免疫病和心理創傷等,患者遭受病苦折磨,身心備受煎熬,逝後家人傷悲痛苦,影響家庭、社會,乃至我們生存的空間。面對這種狀況,我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

本章將通過科研成果、臨床論據和來自現實社會中的實例,分析肉食與身心健康的相關性和因果性。從而讓人們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利健康,益環境,保護地球-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物質環境。

綜觀人類社會的發展,素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人們植物性食物,農業社會亦然。只是人類社會進入了工業時代,飲食才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機器生產的便利使人們迷惑於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的生活方式,然而不幸的是這種飲食習慣帶來的富貴病,對我們今天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最終將導致「全球性的疾病危機」。我們應在飲食習慣上及早修正,以防範於未然。

(一)、中華素食文化的傳承

(1) 悠久的歷史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素食文化也源遠流長。早在《詩經》中就記載了許多穀物和植物。食素的傳統也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

春秋末戰國初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他認為上古時代,人們就是吃素的,因此在《墨子•辭過》說道:聖人教導男子種植莊稼果樹,作為人民的食物, 這些食物足以使人民強身健體。

古代當時的人們以素食為主,對屠殺動物也有著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屠殺動物來吃。《禮記•王制》明確指出:「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沒有特殊的原因,即使是諸侯,都不能無故殺牛,大夫不能無故殺羊,士不能無故殺豬狗。當然,就不可能經常吃肉。

儒家

周公告成王:「舜之為政,好生而惡殺。湯開三面之網澤及禽獸,禮記所載,無故不殺生,無故不食珍,曰︰不傷胎,不破卵,不填穴,不覆巢,皆愛物之明徵也。」名留千古的仁君舜王,他當政的時候,總是以寬恕之心對待一切,絕不隨意趕盡殺絕。而到了商湯執政時,湯王有一次狩獵,見部下們張網四面並說:上下四方的禽獸盡入網中。湯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並禱告說:禽獸們,願逃者逃之,不願逃者入我網中。湯王對於落入罪惡陷阱的生靈網開三面,仁德被及禽獸,對人就可想而知了。

《論語‧述而篇》裡孔子認為:吃粗米飯,喝水,彎著手臂當枕頭睡,樂趣也在其中了。以不合理的方法求得富貴,對我來說,只像天上的浮雲一般。孔子更說:「子之所慎:齊、戰、疾。」齊即齋戒,孔子最關心的就是「齋戒、戰爭、疾病」三件事。

《禮記‧王制》曾說:人到六十歲才能吃肉。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解釋說:老百姓沒有到七十歲,是不能吃肉的。

孟子在《孟子‧盡心上》說:「七十非肉不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提到:保證老百姓七十歲以後有肉吃。孟子更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為什麼君子要離廚房遠遠的呢?因為君子對於禽獸,看見牠活著,就不忍再看見牠死去;聽到牠臨死的哀鳴,就不忍再吃牠的肉了。

《大戴禮記》說:「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食肉的人,勇猛、強悍、凶暴;食素的人,聰慧、機智、頭腦靈活。

道教

《太上老君戒經》「勿食含血之物」明確指出:「一切眾生,含氣以上翔飛蠕動之類皆不得殺。」《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太微仙君功過格》指出:「食肉故殺性命食之為六過,買肉食之為三過,違禁肉故食為六過,誤食為三過。遇齋日食之為十過,食後入壇念善為十過。」

佛教

佛教眾多經論之中,都明確禁止肉食。

《梵網經》說:「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亦說:「…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

《楞嚴經》說:「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楞伽經》說:「大慧,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生同罪。」

佛教以「不殺生」為根本五戒之首,是得人身的首個重要條件。

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一些出家人就奉行素食。真正的中國素食則源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四六四—五四九年間),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讀《楞伽經》,,深知萬物皆有靈性,發願終身茹素。他舉國上下,素食之風悄然流行。梁武帝蕭衍是中國最早的佛教素食、宮廷素食的倡導者。

中華民族本有的素食傳統,加上佛教、道教的大力宣導,得到極大弘揚。據史料記載,從南北朝、隋唐開始,經宋、元、明,到清朝,我國多次出現素食鼎盛的時代。

(2) 古人之素食與修身養性

春秋時代的詩人屈原對素食的感悟:「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謂:早晨飲用木蘭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飄落的花瓣。他把素食升華到雅情逸致、超然脫塵的人物合一之精神境界。

唐代詩人王維常年素食。「香飯青菰米,佳蔬綠芋羹」(《遊感化寺》),素食的自然之性使王維有著恬靜柔慈的心境,並在他的詩文中體現出超然致韻。《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詩中:「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青苔石上淨,細草松下軟。窗外鳥聲閑,階前虎心善」,人與自然的這份和諧之情,超越了好血腥肉食的世間之俗。

宋代詩人陸遊因素食而長壽八十有五,晚年仍鶴髮童顏,耳聰目明。《陸遊集》中他描述到:「唐安薏米白如玉,漢嘉栮脯美勝肉。」薏米木耳遠勝肉食。「菘芥煮羹甘勝蜜,稻梁炊飯滑如珠;上方香積寧過此,慚愧天公養病夫。」

明 袁了凡先生(《了凡四訓》)教誨:「上帝愛惜生命,不喜歡殺,物類都是貪戀性命的;殺牠去養育自己,心裡能安樂嗎?而且動物被屠宰後,不是完全死透,再落鍋裡去燒,這樣的痛苦,要透到骨髓裡面去,罪過不罪過呀?去滋養自己,竟然用珍貴的肥肉油脂擺列面前,但這些東西,一經吞下,什麼味道感覺全不知道了;用菜疏烹煮的素食羮湯,已經可以充飽肚子了,何必要去殺害物類的生命,造下殺生的孽,減損自己的福報呢?」

清 李漁《閒情偶寄》對素食的描述:「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疏蕨而甘之。」「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漸近自然也。」從李漁的編輯飲食中可體會到,他認為口腹之慾是萬惡之溫床,應極力克制,談飲食自應以節儉為原則,且以素食為主。他認為素食好,好在自然。李漁對素食的崇尚是基於對大自然生態全體和諧共生的高度信仰,他相信素食不但對大自然的生態有利,對人類社會的和平共存亦有利。

孫中山先生也建議素食。他早年因為事業操勞奔波,患有嚴重的胃潰瘍,改食素,「戒除肉類、治癒胃疾」。他常說︰「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中唯有我中國不滅亡者,究其原因,這塊豆腐的功勞實不小。」他是一位西醫,也是提倡素食。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時期,國民還是以素食為生的。遺憾的是,近二十多年來隨著經濟繁榮,傳統的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國民開始大量吃肉,極大地危害身心的健康。

世界營養學界權威、美國康奈爾大學•柯林•坎貝爾教授指出:「我想中國人應該開始考慮注意自己悠久的歷史,應該考慮你們自己傳統飲食食譜(以素食為主)的好處,不應該照搬西方的模式,中國學了美國很多不好的東西,例如速食……你們應該考慮植物性食物的優點,中國社會在營養方面並不比西方做得差,由於最近幾年,你們學很多西方化的飲食食譜,很顯然地看到,癌症增多了,心血管病增多了,糖尿病也增多了。」

(二)、其他民族宗教的素食文化

(1) 歷史的過程

歐洲的素食同樣有著悠久歷史,遠在荷馬時代,史詩《奧德賽》中就提到,吃素的自然人這一概念的,他們靠食用根莖果食為生,與自然和平的生活方式相應。(與自然和平的法則相應)。

在《猶太百科全書》中提及,在古埃及及希伯萊歷史中也曾描述人類以吃水果為生。在晚期的希伯來語文獻中也提到,能夠彰顯上帝對動物的慈愛和了解動物不該受苦的重要性,是偉大的表現……對待動物仁愛的原則便是- 上帝怎樣對待人類,人類就該怎麼對待動物。

早期基督教與猶太教也是主張吃素;在《聖經》第一章二十九節(創世記):「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蔬菜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在《聖經》上也禁止肉食,舊約創世紀(創世紀第九章第四節)寫道:「但是,生物的肉與血你們不得吃!」

在《羅馬書十四章二十一節》中記載聖保羅,一位耶穌的大弟子,在他寫給羅馬人的信中說:「不吃肉真好…」。

《聖經‧箴言》十五章十七節:「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和合本《聖經》十一章十七節:「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殘忍的人擾害己身。」

印度教教規創始人瑪奴說:「人無法不傷害生物而得到肉食,一個傷害有知覺生命的人將永遠得不到天佑,所以,避開肉食吧!」印度最偉大的聖者曾經肯定的告訴世人:「一個人不可能既吃肉,而又能擁有和平與和諧的生活!」提魯克魯經 (Tirukural 印度教手稿) 說:「以下兩種人決不會是好人:一種是揮動武器的人,另一種是大啖肉食的人。」「什麼是好的行徑?好的行徑就是能夠反映如何避免殘害其他動物的行徑。」「何謂有道德的行為?就是絕不殘害生命。因為殺生是所有罪惡的根源。」

在《商枳略奧義書》中說:「不害,不盜,貞行,仁慈,平正,容忍,堅定,節食,與清潔,此持戒十。」

伊斯蘭教(回教)聖典《可蘭經》中有戒律:「他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經中更說:「你們在受戒期間,或在禁地境內,不要宰殺所獲的飛禽走獸。」「我(安拉)的慈恩是包羅萬物的。」

穆罕默德的侄兒,也是他死後的第一位先知,告誡他的高徒們:「不要使你們自己的胃成為動物的墳場。」

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印度國父說:「我確實覺得,人類要提升精神生活,必須停止為滿足口欲而屠殺動物的行為。」一個國家偉不偉大、道德水準高不高,可以從她對待動物的方式評斷出來。

對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一樣地珍貴,我可不願意為了人類的身體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認為越是無助的動物,人類越應該保護牠,使牠不受人類的殘暴侵害;無論是任何時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認為肉食對我們來說是有必要的;如果我們比動物高等的話,那麼我們重複動物的行為就是錯誤的。

(2) 素食與名人

回顧歷史,許多偉人倡導素食: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基督教的耶穌、回教的穆罕默德、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印度教主、中國的國父孫中山、印度國父甘地、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等不勝枚舉。

同樣,史上也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和科學家不但親身茹素,還以科學和道德的觀點肯定素食的必要性。

歐洲歷史上,許多智者都是素食主義者。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柏拉圖、恩培多克勒等哲學家都一直把吃素當做自己的信條。科學之父-畢達哥拉斯想制定一種包括禁止殺生在內的普遍適用的法律,來杜絕殺戮流血。而被稱為西方素食主義的先驅。中世紀的文學和藝術巨匠,莎士比亞米、但丁、開朗琪羅、達•芬奇、拉菲爾、拉伯雷、彼得拉克都是素食主義者。近現代,歐洲的許多著名人物愛因斯坦、牛頓、雪萊、蕭伯納、伏爾泰、盧梭、托爾斯泰等都是素食主義者,對近、現代社會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文藝名人素食觀

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家)為道德而吃素:「鄙視生命的人,不配擁有生命。人的確是禽獸之王,他的殘暴勝於所有的動物。我們靠其他生靈的死而生活。我們都是墳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誓再也不吃肉了。總有一天,人們將視殺生如同殺人。」

喬治‧蕭伯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劇作家)說:「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終生茹素。有一次他因足裸扭傷,醫生要他吃肉,他的回答:寧可死去,也不願讓他的肚子成為動物的墳墓。

他更說:「我們是牲畜的活墳場,為了口腹之欲而將他們斬殺,饕餮之前從未佇足片刻想想,若動物也像人一樣有人權當如何…我們厭惡戰爭,…然而我們卻狼吞虎嚥大啖死屍,像禿鷹一般,我們以肉維生,無視眾生的痛與苦。如果將毫無自衛的動物當作運動消遣或謀利,若得苦果,也是我們種下此因,我們還能期望世界實現我們所渴望的和平嗎?一面禱告,一面大屠殺,一面祈求上帝,同時蹂躪道德律法,如此的殘暴只會招致戰爭,我願自由漫步鄉間的牛羊,不再成為刀下亡魂,上帝憐憫我,我也學習憐憫眾生。」

「不是我看起來年輕,我的容貌與年齡相倣,只是其他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罷了。吃屍體的人便是這樣,還能期望他們怎麼樣呢?」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文豪)認為:一個人如果嚮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絕傷害動物。如果人類對正確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夠熱切,他們就會開始戒葷腥。簡單的說,吃葷腥是不道德的,因為吃葷腥需要靠違背道德的行為—殺生來達成,只有貪婪、好吃的人才會這麼做。「當我們自己還是被殺動物的活墳墓時,我們還能期望世上會有什麼理想的情況呢?」「只要有屠場,就會有戰場!」

伏爾泰(法國啟蒙時代名哲學家)說:「如果牠們會說話,我們還敢殺牠們嗎?」

艾諷克.巴緒維.辛(一九七八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說:我個人認為,只要人們讓動物淌血一天,世界和平就沒有到來的希望。獵殺動物和希特勒製造毒氣室、建造集中營等殘暴行為只有一線之隔,區別只在於一些舉動被冠上了堂而皇之的字眼。

雪萊(英國著名詩人)認為:只要是確實的實驗都說明,任何一種生理或心理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淨水而減輕病情。

科學家的素食觀

古希臘聖人 畢達哥拉斯(畢氏定理的發現者):「只要人們持續無情摧毀低等動物的生命,他就永遠不能體會健康或和平的真諦。因為人們若不能停止屠殺動物,那麼他們就會互相殘殺。的確,播下謀殺及痛苦的種子的人是不可能收成快樂及愛心的果實的。我的朋友們,不要讓罪惡的食物玷污你們的身體…只有畜牲才用肉來滿足自己的胃口。甚至不是所有的畜牲都這樣啊!牛、馬、羊等都吃草維生。」

愛因斯坦(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卓越的物理學家)說:「雖然我的三餐沒有動物油脂、魚和肉,可是我覺得這樣非常好。我總覺得人類天生就不是肉食動物。」他說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藉由擴大慈悲心,擁抱所有的生物及美麗的大自然。」「就維護人體健康及提高地球上各種生命的生存機會而言,沒有什麼比推廣素食更有利。」「我還認為在單純的身體方面,素食的生活方式將會給整個人類在性格方面帶來極為有益的影響。」「吃素可以讓智慧不被蒙蔽。」「如果全世界都採行素食,就可以改變人類的命運。」

愛迪生(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也是一位素食者。他曾寫道:「素食對我們的頭腦、行為、健康和體力都具有深遠的影響。除非我們停止殺生的行為,否則我們還算是野蠻人。」

愛德華.威滕博士(Edward Witten)(當代的物理學家)是素食者。他的學生布萊恩‧格林(Brian Greene)也是一位素食者。使布萊恩‧格林成為素食者的機緣:九歲的時候,我母親煮了一盤小排骨,那些排骨使我直接聯想到被宰殺的動物。

上述科學家們肯定素食的必要性,除基於道德和慈悲,也從科學的角度指出,為地球未來,素食是人類應選擇的飲食方式。因此,改變飲食生活,益身心,利健康,救地球。

著名素食運動員

貝爾京大學的史考特登博士的研究發現,素食者在恢復耐力、強壯與敏捷三方面比肉食者表現較為優越。許多締造世界記錄的運動員是素食者。

約翰威斯瑪勒(Johnney Wismuller),電影《人猿泰山》主演者,他是著名影星,也是五枚奧運金牌得主。他從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八年先後五十六次打破世界紀錄。他本來是肉食者,後成為素食者。

著名美國田徑運動員卡爾‧路易士是個嚴格素食者。他居奧運金牌個人榜首-十三次打破過世界紀錄, 獲九枚奧運會金牌。他多次獲全世界最佳運動員的稱號,他說:「實際上,在田徑賽中,我最好的參賽成績是在吃素後的第一年」。

澳大利著名游泳運動員,六枚奧運金牌得主亞莫雷‧羅(Murray Rose)二歲開始吃素。他十七歲參加一九五六年墨爾本奧運會取得三塊金牌,打破多項世界記錄,包括四百米和一千五百米 自由式等。

美國瑞吉利‧艾柏利( Ridgely Abele ),一個純素食者不吃肉、蛋及奶。八次獲世界空手道比賽冠軍,五級黑帶冠軍,整體總冠軍雙頭銜。

英國人莎莉‧依斯德(SallyEastall),是一個嚴格素食者,曾是世界馬拉松賽金牌得主。她說:「自從開始吃全素後,我的跑步速度進步不少。全素的食物是很理想的,它包含了大量的胡蘿蔔素,低脂肪及很多的維生素和鐵質,我為自己完全不用犧牲動物生命而能健步如飛感到驕傲。」

英國威爾斯的羅傑‧休斯 (Roger Hughes) 曾是全國滑雪冠軍,他說到:「吃素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佳的全能體育選手,素食提供我額外的能量,讓我能享受健康而充實的生活。」

二00五年世界健美先生亞歷山大,當他了解到吃肉是殘害動物與大自然後,「一夕之間」改吃素食,至今五年多。

英國素食游泳選手穆瑞‧羅斯,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三項金牌的最年輕的得主,被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游泳選手,曾打破多項記錄。並以「六小時二十分」游過英吉利海峽,速度遠勝歷史上任何人。

許多國際有名的運動員,成為素食者後,贏得多項世界記錄,譬如奧國的舉重選手安德森‧威斯穆勒,曾創下五十六項世界游泳記錄。

比爾‧華頓,國際知名的籃球明星,以擅長攻擊、苦戰而出名。他確信素食的利益,宣揚這種養生之道。

韓國馬拉松競賽選手孫基禎贏得十一屆奧運馬拉松項目的金牌,是韓國史上的第一面金牌。他是一位終生素食者,活到九十歲,為素食者的健康與體力做了最好的證明。

全世界素食運動員們曾經締造多項記錄,摔角、拳擊、競走、足球、越過國境賽跑等,其超過常人的耐力與精力,乃由於他們「不必浪費大量的精力與肉中的毒素對抗」。

(3)、人類-天然的素食者

動物的飲食與他的生理結構相關。根據動物的生理結構與消化系統及飲食習慣,科學家們將脊椎動物分成三類:肉食動物、草食動物與果食動物。

肉食性動物

肉食動物,包括獅子、豹、豺狼等。其特徵有爪;「尖齒」尖銳的前齒以撕裂肉塊;消化管道腸子簡而短,是身體長度的三倍,易盡快排除腐敗的肉類,以免停留太久產生細菌,毒化血液;胃酸是非肉食動物的十倍;舌頭散發熱能。所食皆為血腥之物,因而性情大都兇惡殘暴。

圖來源: 搜狐網 大科技

素食性動物(草食性動物和果食性動物)

草食性動物:以吃青草、葉子與其他植物為生的動物(大象、牛、羊、駱鴕)。因此類食物須經適當的咀嚼才消化,而擁有臼齒;食物在消化管道內停留較長,而腸子就是身體的十倍。

果食性動物:如人猿,飲食以水果與堅果為主。毛孔為排汗之用,有臼齒咀嚼磨碎食物。唾液是鹼性以消化食物。腸子是身體長度的十二倍。

肉食與素食性動物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他們的牙齒不同,素食性動物的牙齒平齊。吃植物穀類或水果與堅果,而性情溫和馴服。

人類

從人類的生理特徵看,屬於素食性動物:「齊齒」,擁有臼齒;消化系統腸道是身體的十二倍;唾液鹼性,唾液素消化穀頰。胃酸較肉食者少二十倍;靠無數毛孔散熱。

科學家與自然學家們,認為早期的人類是以蔬菜水果為生,即使經過歷史的演變,其生理結構仍未改。

瑞典科學家林內曾說:「人類的結構,不論從內在或外表來看,都充分顯示出蔬菜與水果是他的自然食物。」可知人類乃素食性動物。

圖來源: 搜狐網 大科技

(4)、素食之宜的科學證明

我們一直根深蒂固地相信,不吃肉我們得不到健康。但大量的科學卻證明非如此。(讀者可參閱我們編譯書目之內容)

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北部的一個部落哈瑞斯,當地疾病幾乎絕跡,居民的壽命高達一百一十五歲以上。他們的飲食主要以全穀類、新鮮水果、蔬菜以及羊乳為主。一位英國的將軍醫師,麥克葛裡遜曾與哈瑞斯人一起工作過,寫道:「我從不曾在這裡見到過盲腸炎、大腸炎或癌症的病例。」(素食之營養成份可詳見附錄)

英格蘭和威爾士,在一九四0至一九五0年間,二戰以及戰後的困難時期,因戰爭的因素,動物脂肪的攝入量減少,纖維和穀類的攝入量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而一九五0年前後,人們重新回到了高脂高糖低纖維膳食,糖尿病的發病率重新上升 。

普裡提金醫學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給予糖尿病患者低脂、以植物性為主的膳食並鼓勵患者鍛煉,四十名依賴藥物的患者,二十六天後有三十四人已經完全不需要任何藥物了。研究結果證明,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高纖維全穀膳食,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治療糖尿病,而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高蛋白、高脂肪膳食,會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美國小卡德維爾‧B‧艾瑟爾斯廷醫生在一九八五年對二十三名心臟病患者進行實驗,調整了膳食結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除了脫脂牛奶和脫脂優酪乳外(實驗五年後被停),避免攝入任何油脂、肉製品、魚類製品、禽類和乳製品。頭二年,五名患者自動退出。截至二00三年,實驗的第十七個年頭,十八位患者有一人死亡,十七人健在,他們的壽命都達到了七十至八十歲。這個地球上大約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沒有心臟病的,這個事實與膳食有密切的關係。

本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聯合開展了生物醫學史上規模最大、最全面、以人為研究物件的膳食、生活方式與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中國健康調查。是在中國的偏遠鄉鎮探討生活形態和疾病的關係,研究顯示,在中國偏遠地區數千個家庭,罹患西方國家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相對較低。中國工程院院士、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說:我們一致同意中國人所特有的以糧食、蔬菜、水果、豆類為主的植物性食物膳食比起美國以雞、鴨、魚、肉、蛋、奶為主的傳統的典型膳食更有利於人們的健康,更有利於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當以純天然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被證明對一系列疾病都有效的話,人們應該選擇這種膳食。

科學一再證實,肉食對於人類的身體有害,天然素食,幫助我們獲致健康而充滿活力的身體,這與自然的法則相吻合。

(5)、素食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衛生、衛性、衛心

淨空老教授的開示-

我二十六歲聞到佛法,知道佛法的好處,六個月之後就素食了。我四十五歲時患了嚴重的感冒,病了一個月,我沒有看醫生,也沒有吃藥。因為過去許多人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一想壽命到了,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壽命到了還有什麼話說!所以,我在家裡關起門來念佛求往生,沒想到一個月之後,身體就復原了,之後我的身體狀況非常好,足以證明素食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何必要吃肉與一切眾生結冤仇?不吃眾生肉才是真正愛護眾生。

五戒第一個是「不殺生」,不殺生應當從素食開始。

素食對於健康大有好處,特別是中年以後。中年以後不知道在飲食上攝生,對於你晚年身體健康會有很大影響。這是從飲食起居,我們一般講「衛生」。世間人都懂得講求衛生,可是還有重要的,大家疏忽了,那是什麼?衛性。「性」是好的性情,它會影響生理。所以伊斯蘭教(回教)他們的飲食有很多規矩,有很多東西他們都不吃的。我曾經研究他們的教義,為什麼不吃?原來那些動物性情不好。凡是性情不好的動物、植物,他都不吃。為什麼?怕影響自己的性情。他懂得衛性,保護一個好的情緒,我們今天講「情緒」,這就比一般人高明。以後,我讀佛經,佛更高明,佛講三條,除了講求衛生、衛性,還講求衛心,保護自己的慈悲心,保護自己善良的心。所以,不食一切眾生肉,這個有道理在。佛家確實通情達理,我們一般人講的,它的教學合情、合理、合法,它並不是一成不變,它是活活潑潑的,我們要懂得這些道理。…

養心,要養清淨心,要養真誠心,要養平等心,要養慈悲心。你懂得養心,懂得養性,又懂得養生,養衛生,你的身體當然健康,你怎麼會生病?

(6)、戒殺吃素得安康-懺悔班論證

我們從第四章懺悔班的例證中看到戒殺吃素的益處:很明顯的表現在身體上,痛病減輕,健康恢復;心裡則是怨氣散解,性情柔和,漸趨安樂;事業順利;家庭和睦,子女孝順等方面。

《十善業道經》云: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