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首頁 主題學習 懺悔班文稿 傲慢無知失明師 改過才能見光明

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類

傲慢無知失明師 改過才能見光明 (胡先觀)

末學來自廣東惠陽,名叫胡先觀。末學這次懺悔的是自己初接觸佛法時不瞭解佛法,傲慢自是做錯的事情,就是沒有正確修學的過失。

末學是在上大學時遇到佛法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對佛法經典比較珍惜。當時主要看印祖的書還有弘一律師的書,學習戒律。但是,沒有老師指點比較著相,很執著,是一種不明理的偏執。

與明師失之交臂

之前去相隱寺和九華山,偶爾看到播放淨空法師的光碟,但是心浮氣躁,沒有耐心聽聞。當時知道有淨空法師,但是不知道這位法師還在不在世,因為末學看的印祖和弘一律師的書都是已經往生的法師。雖然很想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但當時對淨空法師有個文字上的偏見,就是法師說佛教是「教育」,末學對「教育」這個詞印象很不好。因為末學讀書長大,覺得所受的教育沒把人教好,而且急功近利,弊端很多。而末學看佛經原文,一直認為佛教是「教化」,就這一字之差,末學就判斷淨空法師講經不嚴謹,因為這是對佛教的認識問題。而淨空法師的每本書前面幾乎都有這句話,於是末學都看輕了,沒有去仔細考察裡面的內容,因此末學對淨空法師的書一直心存芥蒂和輕視。這其實是一種武斷,沒有詳細瞭解就妄下結論,輕易否定。現在後悔了,回頭想想實在是自己不懂佛法,卻對法師說法傲慢武斷,因此才導致晚遇善知識。直到前年末學到山東慶雲金山寺參學,才把這一誤解消除。

金山寺齋堂每天吃飯都播淨空法師講經,有一次末學清楚地聽到老法師說:「佛教是教育,但在佛門裡面稱『教化』……」末學猛然醒悟:「原來淨空法師是知道佛教真實內涵的!」只是用詞不同,而用詞的善巧是因為面對的聽眾是普羅大眾,很多沒有聽過佛法的。而且老法師長期在國外弘法,用「教育」這個詞比較直觀,容易理解,中國人能聽懂「教化」,外國人恐怕不好理解。於是末學才知道自己過去執著文字,依文解義,自己沒有清楚認識佛教,也誤解了淨空法師;而且這種淺見執著,也是因為自己心量狹小,沒有老法師那種廣大的心量,廣度眾生的慈悲心。因此,末學無論在學問見解上還是德行心量上,都遠遠不如上淨下空老法師。但是這一誤解,造成了末學與一代高僧大德,真正善知識的認知推遲了好多年,而這樣的善知識正是末學多年苦苦尋求的!這幾年雖然遇到佛法,但是沒有善知識引導,珍視當中有許多偏執,偏執引發了許多苦惱與障礙。

現在看到淨空老法師的光碟和書本,卻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機,大學時候那麼好的學習時機就這樣白白錯過了,這種錯過帶來的不只是時間的滯後,認知的不正確帶來的是內心的不安、家庭的矛盾和對人生目標、修學佛法、家庭處事、事業婚姻等等的無知迷茫。接受明師教誨時間的滯後,真正的代價是必須經歷苦難的歲月!這段時間不是空白地度過,而是困苦地度過。苦難的歲月——這才是沒有接受、遲於接受明師教誨的真正代價!

偏執佛法 傷害家人

末學就舉一個事例說明沒有遇到善知識,對佛法偏執對自己和親人造成的傷害:末學畢業回家後,因價值觀的不同,在工作的選擇上與父母有很大的分歧,造成父母的擔憂和焦慮。當時父親給末學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末學沒有考慮就拒絕了,在語言神態上很不恭敬,也是沒有受過傳統教育不孝順父母的習氣。父親很生氣,把我罵了一頓。後來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父親生氣的說末學學佛學迷了,說要把末學在房間供的佛經仍掉,言辭當中有毀謗的用語。末學很傷心很害怕,想到《地藏經》上說的,「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於是很擔心又害怕父親將來會受苦報,害怕父親不明因果,以後再說這樣的話,就對父親頂嘴說:「你以後的運氣會越來越不好!」沒想到父親火冒三丈!有把末學趕出家門的言辭,這讓末學非常傷心!現在想想父親當時毀謗三寶,並非因為不明因果,實在是自己沒有正確修學,而且沒有孝敬父母,多次頂撞的緣故。末學說過那句話之後很後悔,很害怕。後來隔了幾天硬著頭皮和父親下跪道歉,可是這事對自身和父子關係、母子關係的傷害是很深刻的。

末學現在聽經才漸漸明白,學佛不是那樣學的,過去不明理,太偏執了,和父母談話及勸諫的方法、言語都大大的不對!才導致父親造下毀謗三寶的口業,末學真的對不起父母、對不起佛法、對不起三寶。因此請允許末學面對三寶聖像、在此磕頭懺悔。都是孩兒不好,愚癡無知,狂妄自大,忤逆不孝,沒有正確地學習佛法,給佛教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傷害了父母也傷害了自己。希望父母家人、歷代祖宗能原諒,孩兒知錯了!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三年了,在末學的學習和改過中,在同修善友的幫助下,末學與父母的關係改善了很多。現在父母逐漸瞭解末學、瞭解佛法了,母親也吃長素,也支持末學學習佛法了。所以請諸位長輩放心,不必為末學擔憂。末學現在在家裡可以安心聽經,這次來協會參學也是得到父母同意的。真的感恩三寶、感恩老法師、感恩同修善友。

無知也是過 不能掩飾和因循

末學反省過去也是無知,身在苦中不知苦,不知道自己對生活、生命的無知!不知道自己和身邊的人沒有接受過聖賢教誨,都一樣的無知。這樣的一個成長過程,為人處事、生活點滴,樣樣都想錯了;與人交往,事事都看錯了!但是都不知道,被豐富的物質生活蒙蔽了!被身邊的無知之語蒙蔽了,真的是眼暗目盲!但是老法師講《地藏經》時說道:「造作罪業,無論你是有意造、還是無意造,果報決定是有。你知法犯法,不知法你犯法還是要判刑,還是有罪。」

所以無知也是過啊!根本的大過!末學過去嬌生慣養,父母長輩常常原諒末學的過失,這不僅縱容了末學的錯誤也使末學養成了掩蓋錯誤、以求原諒苟且偷安的習性。因此常常重複犯錯依賴別人的原諒,沒有去反省原因,學習做人的道理以求將來不再犯過。這都是末學過去沒有學習佛法的想法做法。真的是不見棺材不流淚!不知道學習和改正,只在搪塞和掩飾上下功夫。現在才知道別人的原諒不是完了,而是沒完沒了。心裡的壞念頭,不良的習氣沒有糾正,會沒完沒了地錯下去,越錯越大。第一個受苦受害的其實是自己,這樣因循會造成永遠愚癡糊塗,苦海無邊。

因此,末學在此敬勸愛護子女的父母,一定不要忽視縱容子女的過錯,一定要教育子女改過向善,學習聖賢教誨幫助子女找出錯誤的原因,幫助他改正。否則會培養出一生無知苦難的子女!不幫助子女改正錯誤,就是不懂得愛護子女,末學的親身經歷,提供給長輩們借鑒。

所以,末學反省無知其實是根本大過。對自己的無知要有清醒的認識、高度的警惕和緊迫感,因為我們生在一個極度缺乏聖賢教誨、做人的教育,極度缺乏正知正見的時代。不做事似乎沒事,但其實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一做事就是爭、就是名利。而且現在生活環境比過去複雜很多,事情也多,因此遇事經常造業受傷害。所以對於自己的無知一定要承認,不能去掩飾,越掩飾越無知,到頭來受害的是自己。

改過才是真懺悔

末學反省自身,一定要自己覺悟,認清自己對佛法聖賢教誨、人生道理的無知,努力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無知,真正幫助自己。求別人原諒還欠人家人情,自己不覺悟,做錯事傷害了眾生,還要欠人情債,來生恐怕要做牛馬償還,大概牛馬就是這麼來的,愚癡的果報。所以懺悔無知就要學習正知正見,從錯誤的知見當中回頭,依正知正見生活處事,這才是真懺悔,才能解決問題。

如今聽淨空老法師的教導學習傳統文化,《禮記‧學記》中就說到:「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知道不夠,然後才能反省,努力向學。如今再回頭想想,自己過去沒有接觸佛法之前,為什麼不知道自己的無知呢?就是《禮記‧學記》中所說的「學然後知不足……。」所以聖賢教育真的是圓滿,不僅教給我正知正見,還讓我明白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比如傲慢等等,教給我懺悔的方法,去除學習的障礙,這都是聖賢教育的恩德。

感恩三寶的教誨恩德,讓末學在學習中對人生的道理越來越明白,不斷認清自己的過錯,知道改正的方法,能在今生得到改過的機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善和提升。感謝諸位學長耐心聆聽末學的懺悔,末學剛才有不正確的地方,懇請老師,各位長輩學長批評指正,感恩!阿彌陀佛。

末學胡先觀 懺悔後整理

二零一一年九月六日

【編後語】

淨空上人在《阿彌陀經疏鈔演義》中開示:「人只要有貢高我慢,什麼都學不成。世出世間法,你要想學成都在謙虛,都在恭敬!所以十大願王第一條『禮敬諸佛』,儒家《禮記》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世出世間法教學,第一個教什麼?第一個教敬。敬是什麼?就是斷我慢。先把我慢破除,你才能成為一個法器,才能夠學東西。只要有這個東西存在,佛菩薩作你的老師,你也是一無所成,你什麼都學不到,自以為是,目中無人!這種人誰能教得了他?所以這是世出世間求學的大障礙。所以教學的時候,先要破我慢,再就是破貪瞋癡。」

師父在《大乘無量壽經》中開示:「『和顏愛語』…諸位要記住,佛法始終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不是佛法。愛語是不是好聽的話?不見得,有的時候打人罵人都是愛語。你說父母教訓子女,愛他才打他,他為什麼不打別人?他看到別家小孩做壞事,他笑笑,他為什麼不打他、不罵他?他不愛他!這打他、罵他是為他好,這是真正教導他,那是愛語。」

師父上人在《淨土大經解演義》中開示:「那父母責備我們,無理責備我們,我們還能夠怨恨他嗎?不可以。無故冤枉你的時候,看你有沒有德行,考考你。你說是惡意是善意?惡意善意不在別人,在自己。自己如果是善意,外面所有一切惡意到我這裡都變成善意;外面人是善意,我的心行不善,到我這裡都變成惡意。」

師父在《華嚴經》中開示:「我們非常不幸生在這個亂世,從小失教,現在到這樣的年齡,漸漸覺悟了,想學了;想學一定要補習,補習一定要認真。我們今天讀《弟子規》是補習,《弟子規》、《十善業道經》我所講的這些基礎科目,那些基礎科目說老實話,在過去都是二十歲以前人學的,二十歲已經是遲了。這些都什麼時候學的?十二歲以前學的,這些基礎課程。」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