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唯識宗初祖玄奘大師略傳|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玄奘大師

聆聽🎵有聲書👇️

一、玄奘大師生平

  玄奘大師(公元602~664年),唐代高僧。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人,為我國傑出的翻譯家。

  大師家世儒學,先祖為東漢名臣陳寔(見樑上君子典故)。幼年聰慧超群,愛古尚賢,溫清淳謹。十一歲(公元612年)剃度出家,潛心研習經論,十三歲即能升座複講,後遊歷長安、漢中、成都等地參學。

  玄奘大師因發現諸家之說,紛紜不同,且經文譯本亦不盡相同,令人不知所從。為求得總括三乘統一學說《瑜伽師地論》的梵文真本,而發心到天竺遊學,解決疑難。當時出國之禁很嚴,未得准許。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八月,朝廷因饑荒允許百姓自行求生,玄奘大師混跡災民中,離開長安,「冒越憲章,私往天竺」,沿新疆北路,經中亞地區,「踐流沙之浩浩,陟雪嶺之巍巍」,歷北印諸國,於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十月抵達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師從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中論》、《俱舍論》《大毗婆沙論》等論典,著重鑽研《瑜伽師地論》,兼學梵書《聲明記論》。後周遊五印度,隨處問學。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戒日王於曲女城為玄奘大師做大法會,五印度十八國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辯論大會。大師受請為論主,提出論文《制惡見論》,若有人能據理駁倒一字,就斬首相謝。經十八日,無人敢於發難,與會僧俗無不折服,大師獲「摩訶耶那提婆」稱號,即「大乘天」之意。自此聲震五印度。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夏,玄奘大師出發回國,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抵達長安。共帶回梵文佛典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以及大量的佛舍利和佛像等。

  玄奘大師為唐太宗、唐高宗所欽重,助其譯經工作,建長安譯經院,詔譯新經。大師專精夙夜,無墮寸陰,潛心譯經,十九年共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為世人展示一個圓融無礙的佛法體系。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農曆二月初五,玄奘大師以吉祥臥示寂,世壽六十三。示寂當晚,弟子問:「和尚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大師云:「得生。」圓寂後,頂部溫暖,面色白裡透紅,過七日亦無變化,定慧莊嚴,戒行圓滿。

二、玄奘大師風範

  十一歲時,朝廷度僧,玄奘大師因年少,無法參加預選,立於考場門外,憑藉「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大願,得以破格剃度出家。當時選拔官員讚歎大師必為佛門棟樑。

  玄奘大師為求佛法歷經磨難,九死一生,堅忍不拔,永不屈服,歷天險而志逾慷慨,遭凶賊而神彌厲勇。在前往印度途中,被高昌王強留,玄奘大師絕食三日,絕然表態:骨可被王留,識神未必留。在進入莫賀延磧,八百餘里的戈壁沙漠,失手打翻水囊欲返回時,心中思量「寧可向西而死,豈能東歸而生」,於是絕然西行。翻越終年積雪而成的凌山時,風雪雜飛,身上衣物再多依然不免寒顫,晚上只能席冰而眠,七日方出山,同行凍死者十有三四。進入阿耶穆佉國途中遇盜賊要取玄奘大師性命祭神,大師毫無懼色,發願往生兜率宮,隨即入定睹見慈氏菩薩。後感動盜賊皈依。

  玄奘大師威儀莊嚴,道宣律師傳記讚云:「端嚴若神,美麗如畫,音詞清遠,言談雅亮,聽者無厭。或處徒眾,一坐半朝,身不傾動,性愛怡簡,不好交遊,一入道場,非朝命不出。精厲晨昏,計時分業,虔虔不懈,專思法務,言無名利,行絕虛浮。實季代之英賢,乃佛宗之法將。」

三、玄奘大師譯經成就

   玄奘大師所翻譯經典佔唐代新譯經論的一半以上,譯出之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大師於印度所學遂盡傳至中國。玄奘大師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譯的譯經新規則。後代譯經家每以大師所立之定則為法式,而稱大師以前所譯之經為舊譯,稱大師以後所譯之經為新譯。大師除譯經外,著有《八識規矩頌》、《大唐西域記》。

四、淨土貢獻

  原鳩摩羅什大師所譯《佛說阿彌陀經》的往生淨土正因經文是「一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此說不免令淨宗學人望文卻步。玄奘大師重新翻譯此經,經題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新譯文闡明往生正因是「繫念不亂」、「臨命終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助淨宗學人增長了信心:平時信願念佛,臨終即得加佑往生之果。

五、結語

  玄奘大師以大慈悲願力,為傳承佛法,隻身冒險,遊歷印度十七年,殫精竭慮專注譯經十九年,以一生圓滿的行持實現「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志向。萬古風猷,一人而已。正如唐太宗對大師的評價: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玄奘大師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