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學習《弟子規》與其他經典的關係?

作者: 蔡禮旭老師

除學習《弟子規》外,《三字經》、《孝經》、《論語》和《大學》都可以閱讀,但德行的根一定要趕快紮下。讀經能夠讓孩子的心定下來,定能開智慧,接受中國聖賢的教誨就是開孩子的根本智,而根本智從定中來,所以經還是要繼續讀。

但是,假如孩子的行為跟經典教誨差距越來越大,他的德行沒有根,可能一下子就被這個社會的染濁之風連根拔起。所以,《弟子規》要一句一句地講解,而且不是只講一遍,當我們已經從頭講一遍,再回過頭來講第二遍時,絕對跟第一次不同,因為老師提升了,學生也提升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積累更多的生活事例。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把實際生活跟《弟子規》聯係起來,不斷地檢查自己做到了多少。

《孝經》與四書五經還是要讀下去,但是德行的根一定要趕快紮。德行根了紮,他念《孝經》《論語》的感受會不一樣,他可能念到《孝經》中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時,就聯想到《弟子規》中的『身有傷,貽親懮』。當孩子都強調落實的時候,他再念《論語》中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看到孝,他看到弟,他就瞭解到,孝就是代表『入則孝』,弟就是代表『出則弟』,生活的點滴都要做到,所以他對經典的解受能力就會越來越寬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