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作者:淨空老和尚

諸位大德同修們,今天我們有機會在這個場所,做一次聚會,因緣非常的希有殊勝。今天早晨,電視台來訪問,我臨時想到一個題目:和平。

「和平」這兩個字,不論是在中國、在外國,千萬年來,人們所嚮往的,所希求的,也是大家都在共同努力的,為什麼不能落實?不但現代的社會沒有和平,使我們感到愈來愈動亂,危機重重,災難頻繁。有一些敏感的同學們告訴我,似乎世界末日愈來愈接近。這種觀感,這一些言論,決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有它的原因。我們處世一定先把這個因素找出來,然後再去研究,用什麼方法把這個因素消除,我們理想的目標就能夠落實。

中國的文字在全世界確實是最美善的文字,我們知道文字是言語的符號,而中國這個符號充滿了智慧。中國古聖先賢、諸佛菩薩,他們教化眾生,習慣上先把果提出來,然後再說明因緣。為什麼?世間眾生對於果報,他有鮮明的感受,而往往對於造因疏忽了,所以佛知道眾生的習性,說法總是先說果報。譬如講這四諦,「苦,集」,苦是果報,集是苦之因;先說報,然後再說什麼原因。出世間法,「滅諦」是果報,滅是滅煩惱、滅生死,我們常講煩惱生死斷了,這果報。什麼原因?「道」,要修道。你不修道,你就沒有辦法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

和平兩個字也不例外。和是果,教導我們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族群與族群之間,也要和睦相處。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宗教與宗教之間,還是要和睦相處;國家與國家之間也要和睦相處。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你說這個多美滿?什麼原因才能真正落實我們自己與一切眾生,不分族群、不分國土、不分宗教都能和睦相處?那個因是平等對待,和是果,平是因。如果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不平等,「和」這個字永遠不能落實,所以和一定是建在平等的基礎上。

昨天我們在中國花園,有一位先生在說話的時候提到,他說他以前是個天主教徒。他們教會裡面常說,信天主的人,將來生在天堂是坐最好的位置;基督教就差一點,那個位置就差一點,大概擺在下面;其他宗教都沒有份。諸位想想天堂可不可以去?天堂還是不和,沒有和平。為什麼?它不平等,不平等就不會有和睦相處,跟我們人間差不多!所以,我相信說這些話的人,對於它的教義沒有搞清楚。我們對於天主教的教義,基督教的教義,沒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們常常聽說「神愛世人」,我們常常看到教會裡頭掛的這個招牌,霓虹燈,「神愛世人」,這一句話是平等的。

所以我遇到這些教會的長老,他們的傳教師,我跟他們接觸,我告訴他:神愛我。他說:為什麼?世人,我是世人!他並沒有說神愛基督徒,神愛天主教徒,他沒有這樣說法,他說神愛世人。神心是平等的,所以天堂是和睦的,我們可以到上帝那裡去。他基督徒、天主教徒,他去不了。為什麼?他不平等。他不平等,神的心平等的,我的心是平等的,我心跟神心,心心相應,我不是信徒,我會去,他去不成。你們大家想想,我這個看法合不合理?所以我們要懂得,一切宗教都是講仁慈博愛,佛法裡面講大慈大悲,為什麼慈悲稱為大?大就是沒有條件的,附帶條件,那就不叫大;無條件是平等的,真正平等。所以佛法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平等的。又明明告訴我們「生佛平等」,你看看他不說佛生平等,他說生佛平等,生是眾生,把眾生提上面,佛還擺第二個,眾生跟佛平等的,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是平等講到了極處。

所以我們就能想像得到,佛的世界是和睦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毘盧遮那佛的世界,在「往生經」裡面看到,就是淨土經典裡面,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和睦的。他為什麼能夠和睦相處?華藏、極樂,都是今天澳洲這邊的同胞們,他們所說的多元文化。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了,世尊給我們舉例,舉了兩百七十多個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土,大家能和睦相處,能夠相親相愛,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西方極樂世界,那更不必說了,它是接引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只要希求,現在人講移民,我們從娑婆世界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居民非常複雜,無量無邊的族群來自不同的國家。當然他們信仰的宗教也許許多多都不一樣,都能往生,阿彌陀佛統統來接引。所以那個世界是和睦的、是和諧的,因為它建立在平等對待的基礎上。

由此可知,我們希求這個社會安定,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和諧,從哪裡做起?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我們自己一定要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然後才能夠真正做到和睦相處。如果我們自己覺得比人高,別人不如我,這個心不平,不但傷害了自己,怎麼害自己?你念佛,害了你自己不能往生;你信天主教,這個念頭害了你不能生天堂,你就曉得這樁事情的嚴重性。如果有人說:這個極樂天堂太渺茫,我也沒有看見。我們講近一點,我們自己有高下心,我們破壞了社會的和諧,我們障礙了世界的和平,這個過失你承不承認?這個過失相當嚴重,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應當要改過自新。我們知道,我們能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我們給這個社會帶來了和諧,給這個世界帶來和平,這個貢獻太偉大了。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佛法裡面講覺與迷,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是以真誠心待人,清淨心待人,平等心待人,慈悲心待人。不但對人如是,對所有動物亦如是,對天地鬼神亦如是。由此可知,這樣的心行才是創造和平的基礎。不僅世間和平能夠落實、能夠實現,宇宙和平也從這個地方奠定基礎,我們何樂而不為之?

古聖先賢的教誨太多太多!在中國,儒家的教學,道家的教學,佛家的教學。佛教,可以說從印度完全遷移到中國,最近才從中國再傳回印度。我們再看看西方所有的一些宗教,認真仔細去讀誦他們的經典,我們才發現神聖的教誨,對於世間所有一切眾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和睦相處,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同去過幸福美滿的人生。

我們看看現前宗教裡面的狀況,我們的感慨很深。不僅僅是佛教,其他宗教也不例外,只著重宗教的形式,宗教的儀軌,對於宗教的教學疏忽,所以把神聖的多元文化的教育變成宗教。佛教變成宗教,很可悲!我看世間所有宗教的經典,都是多元文化教學的最佳的教科書。不僅佛法如此,所有宗教教化眾生,它教什麼?我們把它總歸結,可以說它教給我們三樁事情:第一個教導我們人與人的關係;第二個教導我們人與生活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三個教導我們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神聖的教誨,不外乎這三樁事情。這三樁事情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中國儒家講的,完人,完美的人生,沒有一絲毫缺陷。儒家稱完人,在佛家就稱為佛陀,一般宗教裡面稱為天人。所以這些事情,實在說,說得最詳細的、最清楚的、最明白的,無過於佛教,佛教的經典內容非常豐富。尤其是他把宇宙的來源,生命的來源,萬法的起源,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同一個根本。

在中國,我們都知道孔子跟老子見過面。孔夫子跟老子學「禮」,我們在古籍裡頭見到這個記載。但是他們兩位跟釋迦牟尼佛沒見過面,沒有往來過。但是他們對於宇宙人生,也就是講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他們有個共同的看法,這使我們感到非常的驚訝。孔老夫子在《易經》裡面告訴我們,「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是講生命跟一切萬物的起源。而老子也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孔子跟老子講的話雖然不一樣,可是意思非常接近。而佛在《華嚴》上告訴我們這一樁事情,他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說得更清楚、更明白。所以中國的宗門,禪宗常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所以大乘佛法修學,最後的目標是什麼?明心見性。諸位要知道,明心見性,不僅僅是禪宗,大乘八個宗派,包括淨土宗,包括密宗,最後都是要明心見性。

所以《般若經》上佛常說,法門雖然是很多很多,殊途同歸。佛在《金剛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差別,方法手段不一樣,它的方向、目標是相同的,都是要讓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瞭。明瞭之後,才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的關係,關係太密切,比父子兄弟的關係還要密切,這是佛家常講的「自他不二,生佛平等」。從這個理念,從這個認識上建立平等的基礎。我上與諸佛菩薩平等,下與一切眾生平等,蚊蟲螞蟻跟我平等,餓鬼地獄跟我平等,無有一法不平等。佛門裡頭有真正的和諧,有真正的和睦。所以我們學佛,每天去拜拜不行,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天天為大家上課,真正是學不厭,教不倦。

我們在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每天給人上課,多少個小時?用現在的話來說,八個小時。所以有人跟我說:你們學佛的人太消極。我就舉釋迦牟尼佛這個例子告訴他: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跟我們一樣,他選擇的是教學的這個行業,我們現在講做老師,這人家看他是做老師,我們今天稱他為本師。本師是最初的、最根本的老師,他是老師的身分。老師天天跟學生上課,每一天上八個小時課,四十九年都不休息,你說他懈怠嗎?他消極嗎?今天我們講敬業,可以說世間沒有一個人能夠跟釋迦牟尼佛相比,他是我們精進的好模範,敬業的好模範。他對於他的事業,真誠恭敬,認真努力在做。所以佛家是教育、是教學,與今天所講的宗教扯不上關係。

佛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生來到了世間,世尊告訴我們,他肯定、承認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發現不是佛教,是古時候的婆羅門教,就是現代的印度教。因果輪迴這一樁事情是他們發現的。印度教的歷史,印度人實在講,不重視歷史,所以他們沒有明文記載。

恭錄自【和平】 澳洲雪梨 21-164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