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采藥】泰伯讓國,曲順其親。之荊采藥,被發文身。

德育故事-二十四悌圖說一

一、【泰伯采藥】

泰伯讓國,曲順其親。之荊采藥,被發文身。

【原文】

殷泰伯,周太王長子。弟季曆,生子昌,有聖瑞,太王有傳位季曆以及昌之意。泰伯知父意,即與弟仲雍相約,因父病,以采藥爲名,逃之荊蠻,被發文身,示不可用。孔子以「至德」表之。

李文耕謂,泰伯之逃,遵朱注以讓商爲定論。然即其默窺太王愛季及昌之意,率仲弟飄然遠去,使王季自然得位,而太王亦無立愛之嫌。其曲全于父子兄弟間者,渾然無迹,非至德其孰能之。

【白話解釋】

殷朝末年的時候,有個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長子。他的第三個弟弟,名字叫做季曆。後來季曆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姬昌,就是後來的文王了。

生下來的時候,先有一隻赤色的雀子,嘴裏銜了丹書,停在門戶上,表示著聖人出世的祥瑞。所乙太王有想把周朝國君的位子傳給季曆,再由季曆傳位給昌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就和第二個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約下了,假稱因爲父親有病,要到山裏去采藥。借著這個名頭,兄弟倆順便逃到蠻夷的地方,披散了頭髮,又在身上畫了花紋,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幹事的了。孔夫子表揚泰伯,說他已經到了「至德」的地步。

【注解】

  1. 殷:朝代名。商王盤庚,遷都殷墟,改號曰殷。
  2. 昌,文王之名。
  3. 聖瑞:指赤雀銜丹書,止於昌戶之事。
  4. 傳位:傳諸侯之位。
  5. 荊蠻:蠻之在荊州,後爲句吳。
  6. 被,與披通。
  7. 文身,畫文於身也。渾然,渾淪之謂。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