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禮旭老師
人生怎樣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有正確的思考觀念,在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下才有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多次重複形成正確的習慣,正確的習慣就會塑成良好的性格,從而造就幸福美好的人生。所以,一個人幸福與否,根源在於思想觀念,思想觀念正確,人生就紮下了正確的根基。如此,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人,才會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一、做人應依從怎樣的思想觀念?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人類思想累積量沒幾年就增加一倍。當我們不會判斷是非,善與惡的時候,所接觸的訊息愈多,知識量愈多,頭腦可能會被搞得愈亂。到底甚麼樣的思想觀念才能讓我們的一生幸福,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人?這個我們要去思考。
真理是超過時間與空間的,中國祖先的聖賢智慧,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印證,是正確的做人處世的智慧原則。做人首要學習的,正是這些做人做事不變的原理原則,讓我們不需要花人生幾十年的時間去摸索。
有一位朋友,四十多歲了,他聽了儒學基礎經典<弟子規>的解說後說:「我十多年的社會摸索所累積的經驗,居然只是<弟子規>裡面的一、二句話而已。」幸好還摸對了這些正確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有很多人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一生也沒找到正確的做人之道,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走了多少彎路!自己走了彎路也就罷了,而在此彎路中,不知道會傷多少人的心,造成多少人的痛苦。我們希望自己和後代子孫的人生,千萬不要再發生這樣令人心痛的遺憾。
二、東方文化的發展趨勢
西方哲學以自我為學習中心,念念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由此所延伸出來的一種人生態度就是競爭,競爭升級成為鬥爭,鬥爭再晉升就變成戰爭。我們靜下心來看看周圍,自私、競爭、鬥爭和戰爭,不是每天都在人們的內心、家庭、工作單位乃至全世界上演著嗎?而戰爭一旦發展為核子戰,必定是覆巢之下無完卵的結局。
其實不是核子彈爆炸了叫末日,當人的道德倫理觀念都淪喪的時候,人的生活跟禽獸就沒有兩樣:父殺子,子弒父,君不君,臣不臣,生不如死的抑鬱,自殺傾向啃噬人心…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人間末日。所以我們與其怕社會在不久的將來會很混亂,不如現在就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家庭救起,不要再走這一條思路了,這是一條死路。
出路在哪裡?如果我們起心動念,想到的就是孔夫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就是仁愛之心。中國傳統道德教育是以仁愛為核心,仁愛再提升就是互助相愛,再擴大就是我們儒家所講的大同世界。當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存心,都用這個心態去對待別人,那整個社會就會非常的良善,非常的合諧。唯有回歸到仁愛教育,回歸到傳統倫理道德教育,才能夠真正扭轉人類的厄運。
三、生涯規劃
西方人的生涯規劃跟東方人不一樣。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戰場,老年是墳墓。他們不注重孝道,人到高齡後,每天在養老院裡坐吃等死。沒有天倫之樂的老人,內心很孤寂、很空虛。對於小孩,西方人的方式是讓他盡情玩,任個性發展,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殊不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性是本善的,但後天薰染的習性很可能背離了本善的心性,這時如果不加以導正,就會發生「苟不教,性乃遷」的悲劇。
中國的生涯規劃是怎樣的方式?中國人的童年是拿來積福,等他成年的時候要懂得造福人民、造福社會,晚年才能享福。人的福在什麼時候享才真實?晚年。如何讓孩子從小積福培福?福從哪裡積累?從哪裡培植?俗話講「福田靠心耕」。當從小培植小孩的起心動念都是一種善念善願,他人生的福份就時時在增加中。一個孩子如果真正接受聖賢教誨,他可能從小就在利益這個社會。舉個例子,有個孩子上完第一節『弟子規』的課,爸爸媽媽問他,你今天學了什麼?孩子不加思索馬上回答:「孝養父母」,四個字鏗鏘有力,父母聽了心情很舒暢。第二次回來,他馬上就去倒水,端給爸爸、媽媽喝,這是他第二堂課學到在家中如何具體的愛敬父母。
當孩子從小就有這樣存心,他已經在為家庭、為社會做好子女的典範,也就是在積自己的福分。當他有孝敬父母的做人處世態度,入社會後自然就不止為自己想,而是為父母爭光,為他人付出,為社會努力奉獻,這是他的本分。以這樣的大心量,中年造福人民,造福社會,福一定大,而且自然就會來。這是「福大量大」的道理。因此,一個接受聖賢教誨的人,他的人生是從小到終老都有價值的,甚至於連過世之後,他精神的力量也不曾中斷。
(文取自幸福美滿的人生,蔡禮旭老師,華藏淨宗學會出版,2005.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