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輟生的導護

--蔡禮旭老師答問

  小銘第一次提問:有件事情想跟您求救:女兒今年第一次參加教師甄試,如願考上輔導老師……

  新手上任…毫無經驗…雖然是小學校…但全校多是中輟生…

  想請教您…現在有何方法來救這些孩子呢……

  小銘第二次提問:感恩您的回覆…已經請蔡禮旭老師的《小故事大智慧》給她參考…希望對她教學有所幫助……

  他的學生多是沒跟父母親住,是在私立天主教收容中心住的孩子,身世很可憐…教學在孩子面前不提到父母親,因這是孩子一輩子的痛…所以心理與行為很偏差…

  我常提醒她用真誠心對待他們,讓孩子能感受到妳的愛心,再慢慢的將他們行為導正……

  謝謝您提供的資料…祝福您吉祥如意…法喜充滿…

  蔡禮旭老師答覆:她說她不敢在孩子面前談到父母。她女兒是輔導老師,確實現在孩子他在成長過程當中,確實家庭的功能現在發揮的比較不足,父母假如忙於工作,可能忽略掉孩子一些心靈的成長。所以透過我們在輔導的過程當中,發現一些孩子心靈上的需求、思想上的一些偏頗,適時的給他們引導。當然我們幫人,尤其在思想方面,確實要很有愛心、很有耐心。其實在輔導這些孩子的過程當中,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世間的這些不足,世間的這些苦難,也讓我們教師的這種使命、悲心能更加的提起來,所以在這方面,其實孩子也是在成就我們的道德、學問。另外也是孩子在提醒我們,我們的修養功夫到哪裡。假如一次、兩次,我們的情緒就伏不住了,那代表其實我們的心還是不夠真切的。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學佛的?你假如是從學佛的角度,那我們學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你才勸一次、兩次耐心就沒有,那這個慈悲心就是假的。我們學佛菩薩的真感情、真慈悲。所以真感情是不會變的,是會「誨人不倦」的,那這個才是真的了。

  我們其實幫助這些中輟生,真正要幫他們,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他們真正有德行的基礎,這個對於他們整個一生,這是最不可或缺的一個根基。因為妳當老師,妳跟她的緣可能是幾年;但是這個德,妳能幫他紮好一個很好的開頭,那他終生都能夠受用。而其實中輟生他還是「人之初,性本善」,他只是比較缺乏關愛而已;而愈缺乏關愛的人,遇到一個真心的老師,他反而會很有感情,他會很記住妳的恩德。所以妳真愛一付出了,他往後人生有一些挫折、困惑,他還是會再回來找妳。所以這個輔導絕對不是一次、兩次,也絕對不是一年、兩年,我們的心境是陪伴他,心境是成就他的人生。所以有這一份愛心發出來了,孩子以後有問題,他還會主動的回來學校找我們的。

  而紮德行有時候也急不來。尤其跟中學生,他肯聽的,妳就跟她多講一點;他煩的時候,妳就少講、多做,多一些付出讓他去感受。當然,救這些孩子,首先要把他們的孝心要引發出來。但現在可能您當前面對的又是父母不負責任的,所以這個就是比較特殊了。因為「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道德的根本、德行的根本,妳要建立他的德,妳首先得從根做起。他們屬於這種特殊狀況,其實可以從這個「知恩報恩」這個心做起,孝其實本質也就是知恩報恩。所以當他的父母不負責任,我們可以去了解他的成長背景當中,誰對他的恩最大,讓他對於這些恩德產生感恩心、產生報恩心,他就有一種力量,就會有向上的力量。所以這個是了解一下他的背景,跟他溝通的過程,他一定會講出很多他常會感激的人,所以就從知恩報恩下手就可以,就把這個德,知恩報恩其實就是德的根基。當他覺得這些人對他很有恩、對他很愛護,他不希望他們失望,這個動力,妳就可以抓住這個動力好好的鼓舞他、勉勵他。

  至於父母的部份,假如真的父母是不負責任、是錯了,那妳也不能說「父母沒有錯」,那孩子不能接受。所以變成這個事情得私底下談,妳談父母過,妳公開談,那大家對父母都不恭敬了,這不行。所以有這種問題的孩子,私底下讓他敞開心來談。因為這種情況,他的內心都有很多的情緒壓抑,妳得先讓他釋放一下,讓他宣洩一下,不然人在有很強烈的怨恨、不滿的時候,道理是進不去的。所以一來是先讓他把這些情緒能釋放出來;進一步站在愛護他的角度跟他溝通,「你覺得事情已經發生了,怎麼做對你是好的?不然這樣的情緒一直都障礙著你,對你並沒有好處」,這麼一提醒,每一個人其實他都希望他的人生愈來愈好,沒有人希望他的人生愈來愈悽慘。這麼一引導:「對呀!那我怎麼來重新面對這樣的事,才能夠讓我是朝著更幸福、更健康的路走?」我們也是站在幫助他的立場上跟他溝通。第一個,你這樣的情緒繼續下去,對你沒有好處,是不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要再被這些情緒給障礙住?再來,怎麼讓情緒不要障礙住?那就是要變得懂得寬恕、包容。當你寬恕別人的時候,事實上你也寬恕了你自己;你恨一個人的時候,事實上你也是痛苦的。所以你愈恨他,你不好,他也不好;很可能你寬恕他了,反而他變好的機緣也會出現。

  我們不講得很絕對,但是因為這個面對的人他是有心理障礙的人了,妳有時候講話太絕對了,或者太教條了,有時候怕他受不了,怕他情緒反彈。所以我們必須要溫和,一步一步。首先為他好,怎麼做?放下、寬恕對方,同時也是寬恕自己,我們不要再一種惡性循環,對自己不好,對誰都不好,我們一直用這種態度在過日子,那個就是最痛苦的。

  我們要寬恕家人的錯誤,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其實他們也不願意做這些壞事,做些不對的事,可是他們因為也沒學過怎麼做父母,他們也在這個時代當中因為缺乏倫理道德、缺乏這些正確的價值觀,所以他們也迷失了。因為他們迷失了,所以他們也不知道把一個家庭經營好,甚至嚴重的,他們也變成被這個物欲給控制住了。甚至是欲令智迷了,做出糊塗事來了,但畢竟他們還是因為沒學到這些倫理道德、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他們也很可憐。其實說實在的,我相信他們也是痛苦的,傷害人的人,他也會有良心的譴責、痛苦;而很可能你的原諒、寬恕,也是他對生命一個重生的一個契機,不然他也可能在這個錯誤當中痛苦,甚至於消極、自怨自艾,甚至於借酒澆愁,這些都有可能。所以我們了解到這個時代缺乏了這些道義、情義、恩義的教育,所以人其實活得很明白的很少。所以現在我們寬恕、包容,對自己最好,也對別人好。那看看這個學生他的接受程度,假如他算是心量大,又比較能提起使命的,那就可以期許孩子:透過你的好,能讓家人對你刮目相看,又能讓家人正視到:「喔!人確實需要學習聖人的教誨、聖賢的教育」,進而讓家裡的人因為你的改變,而來學習這些倫理道德、聖賢教誨,那你就可以讓你的家人更好,甚至可以把你的家庭的命運都可以轉過來。但是整個命運能轉過來的那個重要的關鍵點,很可能就是你很好的改變,可能就可以挽救你這個家庭。當然那個還要看他每個家庭的狀況,但假如可以再進一步期許他來改變他家庭的命運,那這個孩子可能在學習上他能有更強的動力。

  現在這些問題裡面,有一些可能還是根本就沒父母。所以這個情況,除了引導他們知恩報恩之外,他們假如對於父母那個怨恨,我們可以把他轉成剛剛講的:「他們也沒學,他們做了這些事,事實上也得到良心的譴責,那我們這一生經歷的這些事,我們希望」,因為他是天主教,也就是說他們也有宗教的洗禮,「就我們這一生,盡我們的力,不要再讓這個芸芸眾生再受這樣的痛苦。所以變成說你們好好學,你們以後假如能夠去教書,你們就要教孩子,從小就要很有情義、很有責任;他們以後長大了成家,就會很盡力的照顧好家庭,那你就成就了,把你這一個人生的經驗,促成你有一個使命去利益這個社會,有了這個使命,那將可以成就很多家庭的幸福。」就把他那個人生的痛,轉到一種使命上來,這就是佛家常講的「煩惱即菩提」。因為他一直停在煩惱,也停在痛苦,那也是在那耗時間,轉一個念:「對呀!我應該這個痛不能白痛」,期許自己不要再讓人間發生這樣的悲劇,那我怎麼去教育?那他可能有一個動機會去當老師;或者就近,他跟他所有的同學、年輕人,就期許他們:對家庭要有責任心,常常給同學們這些提醒,把這些好的倫理道德跟他們分享,介紹書給他們看,那他同樣在讓這個人間有更多美滿的家庭,就把他那個(怨)轉成一股力量,就這樣子,就化悲憤為力量、化危機為轉機、轉煩惱為菩提。這就是轉念。

  訪問者:那現在的孩子,我們也看到有一些狀況就是說,他可能某種程度蠻…我們就講比較白一點,他可能因為在心理上面沒有相對應的成就,他可能會傾向一種縱欲的狀況。那在她現在所遇到的中輟生,這樣的比例可能又更高了。那這個有沒有什麼…假如是要引導的話,要從哪裡去做?除了您剛剛講的知恩報恩之外?

  蔡老師:第一個,以他們這種年齡來講,必須要有一個環境,境教還是重要的。因為定力還沒形成以前,你說要自律,那能做到的人太少了。所以首先要有規矩,他整個學校要很注重整個生活作息、行為標準,恩威並施。在這個行為標準、生活作息的要求都要嚴格;私底下給他多一些關愛,他的反彈就不會太大,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其實縱欲是一個外在的表現,根源是,第一個,空虛,空虛他就要找刺激。再來可能就是他可能染著太多。那你說人他假如不空虛了、有目標了、活得很充實了,他犯不著去縱欲。所以得讓一個人他的人生,重新有一個努力的方向、目標,他的精力轉移到這個方向去追求,他有一個理想,慢慢的再引導他:「這樣做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不好,甚至於你這樣做了,又傷害人、又讓所有愛你的人痛苦、失望,我相信這麼下去是對誰都沒好處的。」有了目標,然後再分析利害給他聽,然後不只是分析給他聽,要做團體交流,慢慢的同學們這些正確的人生態度、男女關係的分寸都有些概念了,它的集體氛圍就開始往好的去發展,這個可能是好的,這是從學校的角度。

  那從社會的話,那就是大工程了!你整個傳播媒體,盡量減少這些慾望的刺激,那整個就要國家、媒體一起來重視這個問題。

  訪問者:那像她是新手老師,在您剛剛提到這個利害、是非這方面,老師本身必須首先要怎麼樣建立這些觀念,從哪裡下手?如果她必須要引導: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她自己本身可能都不是很清楚的話?

  蔡老師:當然,有一個準則。是非的準則,像《弟子規》就很好,因為它是依照孔子的一段話編出來的,而這段話其實就是一個人行為的標準:「入孝」,「出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所以它是一個很好的綱領,你要能掌握住了。而我們自己也好、學生也好,學習要掌握綱領。道德、倫理的學習,不是知識的學習,不是說你學得很多就很有作用;反而是你掌握綱領了,然後時時能觀照自己的心境、自己的言行,這樣反而使學問提升的快。所以假如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還是要守住「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對這一部經典完全領納,這個時候你不管在任何場景、任何學生的狀況出現的時候,你都很清楚的對錯分辨的出來。

  所以我推薦是說,先把《弟子規》學好,再來就是《了凡四訓》跟《太上感應篇》。這三本書基本上善惡、邪正、因果、禍福、吉凶,講的很清楚。所以其實要深入學習倫理、道德、因果,我們自己老師先學,再帶著孩子深入,這個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因果教育對孩子的警惕比較快:「你做這個,往後會得到很嚴重的果報」,我們從很多例子,真實的事件跟他談:從中國歷史,從西方宗教經典,從道家、佛家的都可以,一天一篇跟他們講,從因果去教育人會有敬畏,就不會亂來。

  訪問者:謝謝蔡老師。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