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主題學習: 學習群書治要

首頁 主題學習 主題學習:「學習群書治要」 (頁面 3)
no image found

正己

說話不離開自身的修養,說到做到,這是言論的宗旨;行為不離開自己本善的天性,不違背倫理道德,這是行為的根本。言論有宗旨,行⋯⋯
更多
no image found

誠信

孔子說:「想讓別人信任自己,就應當少說而切實履行。真正落實去做,效果就能持久;成效日益長久,事理更能彰顯;理事都明白,那⋯⋯
更多
no image found

仁義

聖人以仁義為根本,以取信天下來護持仁義,根基深厚,所以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更多
no image found

孝悌

竭盡全力侍奉父母而有禮,莊重嚴肅而使父母感到安適;父母有過要婉言以諫而不勞倦,父母聽從了,侍奉他們,仍不懈怠;喜歡忠誠信⋯⋯
更多
no image found

尚道

水的本性是清淨的,但沙石卻使它混濁;人的本性是安靜的,但是欲望卻來擾亂它。只有聖人能夠拋棄物欲,而回歸自己的本性。聖人不⋯⋯
更多
no image found

勸諫

諫諍,就是為了讓君主進入正確的治國之道,矯正邪枉、改正缺點,挽救君主的謬誤。如果君主有謬誤之處而沒有人去糾正,就會危害國⋯⋯
更多
no image found

盡忠

奉行君主的法令以治理天下,使強者不敢欺凌弱者,人多勢眾的不敢欺凌人少勢弱的,百姓樂於竭盡全力,以奉養君主,這就是官吏的功⋯⋯
更多
no image found

立節

身居尊位的人沒有與驕縱相約(但不知不覺就有了驕態);享有福祿的人沒有與奢侈相約(但不知不覺就染上奢侈)。(以驕傲奢侈的態⋯⋯
更多
no image found

審斷

孔子說:「眾人都喜歡他,一定要仔細考察詳情;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仔細考察詳情。」聖人對人才的取捨,不一定都聽取大眾之言,⋯⋯
更多
no image found

杜讒邪

世上的一般人,聽到別人讚譽自己就高興,聽到別人批評自己就生氣,這是人之常情。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相同就高興,不同就惱怒⋯⋯
更多
no image found

納諫

聖明的君主能寬容地聽取下邊的諫言,尊敬推崇敢於諫諍的官員,廣開忠誠正直者的進諫之路,不怪罪下屬狂妄褊急的話。這樣才能使朝⋯⋯
更多
no image found

尊賢

沒有賢人,國家就會隨之衰敗。《詩經》說:「賢人不在了,國家就遭禍殃。」這是由於失去賢人的緣故。所以《夏書》說:「與其錯殺⋯⋯
更多
no image found

反身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他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講究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同時也是自己將傳給⋯⋯
更多
no image found

敦親

建立仁愛心從侍奉父母做起,建立恭敬心從對待長者做起,這樣愛敬之風起始於家庭和邦國,最終必將擴展到整個天下。(要樹立愛敬之⋯⋯
更多
no image found

改過

一再重複犯同樣的過失而不改過,會招致死亡、毀家的災禍,更嚴重的會招致國家滅亡。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用直言無諱的態度來講話,小⋯⋯
更多
no image found

遷善

孔子說:「見到人有善行,要有慕賢之心,好像跟在別人後面趕路,生怕追不上他;碰到不善的事情,就像以手去探剛燒開的沸水一樣,⋯⋯
更多
no image found

懲忿

對於愚昧頑劣之人,你不要憤怒、厭惡(應當耐心開導他);對任何一個人,都不要求全責備(用人應當發揮他的長處,並協助他提升他⋯⋯
更多
no image found

勤儉

修身和治國,沒有比節制欲望更重要的了。《禮記》上說:「欲望不可放縱。」縱觀古往今來有家有國的領導者,取得成功,無一不是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