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治要綱目

貴德 > 誠信

〈彖〉①曰:「中孚②,柔在內,而剛得中,悅而巽,孚③有上四德,然後乃孚。,乃化邦也④。」信立而後邦乃化也。柔在內而剛得中,各當其所也。剛得中,則直而正。柔在內,則靜而順。悅而以巽,則乖爭不作。如此,則物無巧競,敦實之行著,而篤信發乎其中矣。(卷一 周易)

【註釋】①〈彖〉:tuàn ㄊㄨㄢˋ。即〈彖傳〉,為《易傳》的一部分,用來解釋六十四卦的卦辭。《周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相傳是依循周文王所編《易》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周易》文字涵義到春秋戰國已不易讀懂,因此春秋戰國時代有人撰寫了〈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繫辭傳〉(上下兩篇)、〈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等篇章,用以闡述、解釋《周易》,統稱「十翼」,後世又稱為《易傳》。②中孚:卦名,中孚卦,風澤中孚,指內心誠信之意。③柔在內,而剛得中,悅而巽,孚:巽音「訊」,xùn ㄒㄩㄣˋ。柔,指六三、六四爻。剛,指九二、九五爻。這是用中間四爻的結構來解釋中孚。從全卦整體看,兩陰正居其內,就如「中虛」至誠;從上下卦看,兩陽分處其中,就像「中實」有信。所以叫「中孚」。悅、巽,卦名。悅,悅卦☱,是為兌,兌為澤。巽,巽卦☴,巽為木為風。孚,是信的意思。④乃化邦也:誠信發於內,則邦國化於外,故曰「乃化邦也」。邦,古時諸侯的封土,大的稱為「邦」,小的稱為「國」。

【白話】〈彖傳〉上說:「中孚卦指人內在有誠信。柔順在內,剛正在外,陰陽各得其所,內心順服寧靜,而外在表現正直,和悅而巽順,這是中孚的象徵,孚信於中,乃能教化萬邦。」

孔子自衛反魯,息駕①乎河梁②而觀焉。其懸水③三十仞④,圜流⑤九十里,魚鼈弗能游,黿鼉⑥弗能居。有丈夫⑦方將厲⑧之,孔子使人止之,曰:「此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鼈黿鼉弗能居也,意者難可以濟⑨乎!」丈夫不以措意⑩,遂度而出。孔子問之曰:「巧乎!有道術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對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措⑪吾軀於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者,以此也。」孔子謂弟子曰:「二三子識⑫之!水且猶可以忠信親之,而況人乎?」(卷三十四 列子.力命)

【註釋】①息駕:停車休息。②河梁:跨河的橋梁。③懸水:瀑布。④仞:音「認」,rèn ㄖㄣˋ。古時計量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⑤圜流:圜音「環」,huán ㄏㄨㄢˊ。漩渦急流。⑥黿鼉:黿音「元」,yuán ㄩㄢˊ。鼉音「駝」,tuó ㄊㄨㄛˊ。指大鱉與大鱷魚。黿,以鱉而大。鼉,爬蟲類,穴居池沼底部,分布於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帶。也稱「鼉龍」、「揚子鱷」。⑦丈夫:對壯年男子的泛稱。⑧厲:連衣涉水。⑨濟:渡水。⑩措意:留意、在意。⑪措:安置。⑫識:音「至」,zhì ㄓˋ。記住。通「誌」。

【白話】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的路上,停車在橋梁上休息,觀賞河川的景色。這條河流有高達三十仞的瀑布,有蜿蜒九十多里的漩渦;如此湍急的水流,魚鱉無法在水中遨遊,黿鼉不能居住在其中。有一名男子正要連衣涉水而過,孔子派人阻止他,接著說:「這條河流有高達三十仞的瀑布,有蜿蜒九十多里的漩渦;如此湍急的水流,魚鱉黿鼉不能居住在其中,想要渡河的人都很難渡過。」男子沒有因為孔子的阻止而放棄渡河的想法,於是渡河,並平安的從河中出來。孔子問他說:「這真是太奇妙了!是有道術的幫助嗎?能夠入河並且平安出來的原因是什麼呢?」男子回答說:「我剛進入河中時,先秉持著忠信的心念;我從河中出來時,又一樣秉持著忠信的心念。我置身在水流中,而我不敢以自私為己的心態來應對。所以能夠入河,又能夠從河中出來,就是這個原因。」孔子聽完告訴弟子說:「你們這些學生要謹記這道理!水尚且可以用忠信來親近它,更何況是人呢?」

聖人精誠形於內①,好憎明於外,出言以副情②,發號以明旨。是故③刑罰不足以移風④,殺戮不足以禁姧⑤,唯神化⑥爲貴也。(卷三十五 文子.精誠)

【註釋】①內:內心。②副情:符合於情感。副,符合。③是故:因此。④移風:改變社會風氣。⑤禁姧:使奸巧惡事不發生。姧:同「奸」。⑥神化:神妙地潛移默化。

【白話】聖人的精誠形成於內心,將喜好厭惡的標準顯現於外,發言要能符合情感,發出號令要能切中命令之要旨。因此酷刑懲罰不能夠使風氣改變,殺戮不能夠使奸巧惡事停止,只有神妙的潛移默化才是最可貴。

秦、楚、燕、魏之歌,異轉①而皆樂;九夷②、八狄③之哭,異聲而皆哀。夫歌者,樂之徵④也;哭者,哀之效⑤也。愔愔⑥於中⑦而應於外,故在所以感之矣。(卷三十五 文子.精誠)

【註釋】①轉:音律變化。②九夷:先秦時對居於今山東東部、淮河中下游江蘇、安徽一帶部族的泛稱。古時謂東夷有九種。《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疏:「東有九夷:一玄菟(音「兔」,tù ㄊㄨˋ)、二樂(音「勒」,lè ㄌㄜˋ)浪、三高驪(音「離」,lí ㄌㄧˊ)、四滿飾、五鳧(音「服」,fú ㄈㄨˊ)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音「窩」,wō ㄨㄛ)人、九天鄙。」③八狄:古代用以稱中原以北部落的泛稱。與九夷皆作少數民族的泛稱。④徵:徵驗、表現。⑤效:徵驗、驗證。⑥愔愔:愔音「因」,yīn ㄧㄣ。深靜的樣子。⑦中:指內心。同「衷」。

【白話】秦國、楚國、燕國、魏國的歌曲,旋律變化有所不同,然而表現出來的都是歡樂的氣氛;九夷、八狄的哭聲,他們的強弱高低全都有所不同,但是表露出來的都是悲傷的氛圍。所以歌曲是快樂的象徵,哭聲是悲傷的徵驗。情感蘊含在心中,進而反映在外,所以關鍵在於是什麼使其感動。

心之精①者,可以神化②,而不可以說道。故同③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行在令外。(卷三十五 文子.道德)

【註釋】①精:通達清楚。②神化:神妙地潛移默化。③同:相同。

【白話】內心通達清楚的人,能夠進行神妙地潛移默化,卻不能夠用言語來論說。因此雖說相同的話,其可以取信於人的,必在平時即有信;同樣的教令,其可以被推行,則因平時所作所為所建立的誠信,已先樹立在教令之前。

君子之養其心,莫善於誠。夫誠,君子所以懷萬物也。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人期焉。此以至誠者也。(卷四十八 體論)

【白話】君子修養身心,沒有比「誠」更重要的了。誠,是君子所用來包容萬物的。天不言語,可是人們推崇它的高遠;地不言語,可是人們推崇它的厚重;四季不言語,可是人們期盼它的來臨。這是因為它們是至誠的。

曾子妻之市,其子隨而泣。其母曰:「汝還①,顧②反,為汝殺彘③。」妻道(道作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其妻止之曰:「特④與嬰兒戲也。」曾子曰:「嬰兒者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之者也。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殺彘。(卷四十 韓子)

【註釋】①還:回家。②顧:等待。③彘:音「至」,zhì ㄓˋ。豬。④特:僅;只是。

【白話】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要跟隨著一起去。母親對兒子說:「你回家去,等我回來,給你殺豬吃。」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曾子就準備捉豬去殺,妻子阻止他說:「只是和孩子開玩笑的。」曾子說:「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跟著父母學習的。現在妳欺騙他,就是教孩子欺騙。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的方法!」於是曾子便動手殺了豬。

夫為人上,竭至誠開信以待下,則懷信者歡然而樂進;不信者赧然①而回意矣。(卷四十九 傅子)

【註釋】①赧然:赧,nǎn ㄋㄢˇ。慚愧臉紅貌。

【白話】在上位者,若竭盡至誠至信來對待在下者,則有誠信的人就會歡喜並樂於效勞;缺少誠信的人,也會羞愧而回心轉意。

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臣之事君,亦宜如手之繫①身。安則共樂,痛則同憂。其上下協心,以治世事,不俟②命而自勤,不求容③而自親。何則?相信之忠著也。(卷四十八 典語)

【註釋】①繫:聯綴、歸屬。②俟:音「四」,sì ㄙˋ。等待。③求容:取悅。

【白話】領導人任用下屬,就像身體信任自己的手;下屬服務於領導人,也應當像手歸屬於身體。安適則共同歡樂,疼痛則一起憂愁。上下協同一心,治理國家事務,不須命令就自能勤奮,不為取悅而自然親近。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彼此信任非常深厚的表現。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無信,其餘終無可也。大車無輗①,小車無軏②,其何以行之哉?」大車,牛車。輗,轅端橫木以縛軛者。小車,駟馬車。軏,轅端上曲鉤衡者也。(卷九 論語)

【註釋】①輗:音「泥」,ní ㄋㄧˊ。古代大車車轅與橫木相連接的插銷。②軏:音「月」,yuè ㄩㄝˋ。古代小車轅頭上連接橫木的關鍵。

【白話】孔子說:「一個人若無信用,不知他除信以外還有哪一條不錯?正如牛拉的大車沒有了連接牛與車的木頭,馬拉的輕車沒有了鉤住馬和車的鉤子,如何使車子行走呢?」

天地有紀矣,不誠則不能化育;君臣有義矣,不誠則不能相臨;父子有禮矣,不誠則疏;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交接①有分矣,不誠則絕。以義應當②,曲得其情,其唯誠乎。(卷四十八 體論)

【註釋】①交接:交往、結交。②應當:應音「硬」,yìng ㄧㄥˋ。當音「蕩」,dàng ㄉㄤˋ。應事得當。

【白話】天地是有綱紀的,不真誠就不能化育萬物;君臣之間是有道義的,不真誠就不能相處共事;父子之間是有禮節的,不真誠就會無禮而疏遠;夫婦之間是有恩義的,不真誠就會忘恩而離異;結交朋友是有情分的,不真誠就會無情而斷絕來往。以道義來處事、待人、接物都能應對恰當,微細地體察到對方的心意、需要,或是事物的真相,這唯有用真誠心才能做到啊!

唯君子為能信,一不信則終身之行廢矣,故君子重之。(卷五十 袁子正書)

【白話】只有有德的君主能信任人。若領導者一旦不能夠充分信任有德才的下屬,那麼一生的事業就會廢棄。所以有德的君主非常注重信任的態度。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①己也。厲,病。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卷九 論語)

【註釋】①厲:虐害、欺壓。

【白話】子夏說:「君子在位時,先要取得民眾的信賴,然後才能勞役民眾;如果未取得信賴,民眾會以為這是在虐待他們。君子若處於臣位時,應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後才能規諫;如果未取得信任,君主會以為這是在毀謗他。」也就是說,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任為基礎。

色①取仁而實違之者,謂之虛;不以誠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誠事己,謂之愚。虛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書》稱君為元首,臣為股肱②。期其一體相須而成也。(卷四十八 體論)

【註釋】①色:外表。②股肱:肱音「公」,gōng ㄍㄨㄥ。股,大腿。肱,胳膊。比喻左右輔助的人。

【白話】表面上做出仁義而實際是違背的,叫做虛偽;不用真誠來對待自己的臣屬,卻希望臣屬真誠地事奉自己,叫做愚昧。虛偽愚昧的君主,不可能得到肯效死出力的臣屬。所以《尚書》說君主就像是人的頭部,臣屬就像是人的胳臂和大腿,這是希望君臣能成為一個整體,相互配合使國家大治。

管仲朝,公曰:「寡人願聞國君之信①。」對曰:「民愛之,隣國親之,天下信之。此國君之信。」公曰:「善②。請問信安始③而可?」對曰:「始於爲身,中於爲國,成於爲天下。」公曰:「請問爲身?」對曰:「道④血氣,以求長年、長心、長德,此爲身也。遠擧賢人,慈愛百姓,此爲國也。法行而不苛⑤,刑廉而不赦,此爲天下也。」(卷三十二 管子.中匡)

【註釋】①信:誠信。②善:說得很好。③安始:如何開始。④道:指疏導。通「導」。⑤苛:苛刻嚴厲。

【白話】管仲上朝時,齊桓公對管仲說:「我希望能聽到如何表現才算是一個有誠信的君王?」管仲回答說:「人民愛戴他,鄰近的國家願意親近他,天下百姓皆願意信任他。能做到如此,就是一個有誠信的君王。」齊桓公回答:「說得很好。請問建立誠信要如何開始才可以呢?」管仲回答說:「由自身做起,中程階段在於為國家,最後成就於為天下百姓。」齊桓公問管仲說:「請問如何從自身做起?」管仲回答說:「疏導血液精氣來追求長壽、保持心情的平穩、保持良好的德性,這就是從自身做起。推舉四方的賢能人才,仁慈愛護百姓,這就是為國家。法治推行卻不苛刻,刑罰簡要卻不任意特赦亂章法,這就是為天下百姓建立福祉。」

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萬物歸之①,而莫之使②也。至精③之感,弗召④自來,不去自往,不知所爲者,而功自成。(卷三十五 文子.精誠)

【註釋】①歸之:歸,依附,追隨。之,代詞,指冬季及夏季的自然變化。②莫之使:猶莫使之。不需去命令萬物。之,代詞,指萬物。③至精:精誠達到極點。④召:呼喚、叫喚。

【白話】冬天的陽光、夏天的蔭涼,萬物都嚮往和喜歡,卻又沒有誰命令萬物這樣子。所以,極為精誠的感應,你不用召喚它就會自然到來,不用命令離去就會自然離去。不知道是誰去做這事,神不知、鬼不覺的就使事物自然成功。

待①目而照見,待言而使令,其於以治,難矣!皐陶②喑③而爲大理④,天下無虐刑;師曠⑤瞽⑥而爲大宰⑦,晉國無亂政。不言之令,不視之見,聖人所以爲師也。民之化上,不從其言,從其所行也。故人君好勇而國家多難,人君好色而國多昬⑧亂。(卷三十五 文子.精誠)

【註釋】①待:等到。②皐陶:皐音「高」,gāo ㄍㄠ。陶音「搖」,yáo ㄧㄠˊ。舜帝時候的賢臣,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大理官」,以正直聞名天下。《淮南子.主術訓》:「故皋陶瘖而為大理,天下無虐刑,有貴於言者也。」③喑:音「因」,yīn ㄧㄣ。指嗓啞不能出聲。④大理:職官名。古代掌刑法的官。秦為廷尉,漢景帝時更名大理,武帝建元時復為廷尉。北齊再更名為大理卿,隋唐以後沿之。⑤師曠:字子野,山西洪洞人。春秋時代音樂家。生而無目,曾擔任晉國大夫,自稱「盲臣」。《左傳》記載了師曠的民本思想。魯襄公十四年(西元前五五九年),晉悼公問師曠對衛人逐君的看法,師曠直言:「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匱神之祀,百姓絕望,社稷無主,將安用之?弗去何為?」⑥瞽:音「古」,gǔ ㄍㄨˇ。眼睛失明。⑦大宰:即太宰,官名。古時為百官之首,相當於後來之宰相。相傳殷置太宰。周稱冢(音「腫」,zhǒng ㄓㄨㄥˇ)宰。春秋列國亦多置太宰之官,職權不盡相同。秦、漢、魏皆不置。⑧昬:同「昏」。

【白話】等到眼睛看到才明白,等到言語發出才開始下達命令,這樣的作為,要使天下安定,是困難的。皋陶嗓啞不能出聲,卻能擔任評判是非善惡的大理官,而天下沒有暴虐的刑罰;師曠雙眼失明卻能成為太宰,而晉國從此沒有混亂的政局。不需言語表達的政令,不需眼睛觀看就能明察秋毫,這是聖人之所以能成為世人效法的緣故。人民受上位執政者的感化,不是依循他們的言教,而是遵循他們的身教。因此君王偏愛勇武,那國家勢必多災多難;如果君王喜好美色,那國家勢必眾多紛亂。

夫至精①爲神。精之所動,若春氣之生,秋氣之殺②也。故治人者愼③所以感也。(卷三十五 文子.精誠)

【註釋】①精:精熟專注。②殺:肅殺。嚴厲而有摧殘的力量。多用來形容秋冬草木枯落的蕭條氣象。③愼:指謹慎小心。

【白話】至極精誠可入於神妙。精誠的感化人,就像春日的暖和之氣使萬物生長,又如秋日的淒清之氣使萬物蕭條一樣。因此,治理百姓的君主一定要慎重選用感化的方法。

大人①行②可悅③之政,人而(人而作而人)莫不順其令。令順,卽從小而致大;令逆④,卽以善爲害,以成爲敗。(卷三十五 文子.精誠)

【註釋】①大人:上位者。②行:推行、執行。③可悅:令人喜悅、振奮。④逆:違背、反向。

【白話】當官的人推行令人歡欣愉悅,有利於百姓的政策時,百姓沒有不順從在上位者的命令。政令順應民心,國家就會由小而發展壯大;政令違逆民心,即使是好政策也可能招致禍害,由成功變為失敗。

聖人在上,民化如神①,情以先之②也。動③於上,不應④於下者,情令殊⑤也。三月嬰兒,未知利害⑥,而慈母之憂⑦之憂作愛之。。喩焉⑧鏦焉作逾篤。者,情也。故言之用⑨者小,不言之用者大矣。夫信,君子之言也;忠,君子之意⑩也。忠信形於內⑪,感動應乎外,賢聖之化也。(卷三十五 文子.道德)

【註釋】①民化如神:形容百姓受教而變化神速。②情以先之:指先用真情來感動百姓。之,代名詞,指百姓。③動:發動政令。④不應:得不到百姓的響應。⑤情令殊:指政令和百姓的心願不相同。殊,不同。⑥利害:利益與損害;指形勢的便利與險要。⑦慈母之憂:母親的擔憂,意指慈母對子女的關愛。⑧喩焉:使他明白。焉,代名詞,指嬰兒。⑨用:效用、功用。⑩意:本意。⑪形於內:自性所成。

【白話】聖人居於高位,百姓受教而變化神速,這是先用真情來感動的緣故。當上位者發動政令,而得不到下面臣民的響應,這是因為政令與臣民的心願不相同。出生才三個月的嬰兒,不知道什麼叫形勢的便利與險要,而慈母的關愛卻能使他明白,這就是母愛的真情深厚所致。所以言語說教所產生的效用是較小,不用言語來說教的效用較大。信,就是君子的言語;忠,就是君子的胸懷。忠與信發自於自性,百姓感應而行動於外,這就是聖賢的教化。

蓋天地著①信,而四時不悖;日月著信,而昏明有常;王者體信,而萬國以安;諸侯秉②信,而境內以和;君子履③信,而厥④身以立。古之聖君賢佐,將化世美俗,去信須臾,而能安上治民者,未之有也。(卷四十九 傅子)

【註釋】①著:音「住」,zhù ㄓㄨˋ。顯明;顯出。②秉:操持。③履:執行;實行。④厥:代詞,他的。

【白話】天地顯現其誠信,四季運行就不違背常規;日月顯現其誠信,黑夜白晝就交替正常;君王依循於誠信,各個諸侯國就會安定;諸侯秉持誠信,諸侯國內就會和平;君子踐行誠信,就能在社會上立足。古代的明君賢臣,要教化世人、美化風俗,如果片刻離開誠信,卻能安定國家、治理好百姓,這是從未有過的事。

開至公之路,秉至平之心,執大象①而致之,亦云誠而已矣。夫任誠,天地可感,而況於人乎?(卷四十九 傅子)

【註釋】①大象:大道、常理。

【白話】開闢極其公正的進賢之路,秉持至為平等的心,把握治國大綱而自然招感賢才,說的也就是真誠而已。真正有了誠意,天地都能被感動,何況人呢?

夫信之於民,國家大寶也。仲尼曰:「自古皆有死,民非信不立。」(卷二十五 魏志上)

【白話】取信於民,是一個國家非常寶貴的財富。孔子說:「自古以來,人都免不了死亡,如果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國家便無法安立。」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①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②行乎哉?」行乎哉,言不可行也。子張書諸紳③。紳,大帶也。(卷九 論語)

【註釋】①蠻貊:貊音「末」,mò ㄇㄛˋ。古代稱南方和北方未開化的部族。亦泛指四方未開化的部族。②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為州,二十五家為里。本為行政建制,後泛指鄉里或本土。③紳:古代士大夫束於腰間,一頭下垂的大帶。

【白話】子張問做事情怎樣才能行得通。孔子說:「一個人只要說話忠實守信,行為厚道恭敬,即使到了邊遠的未開化的部族,也無往而不可行。假如說話不忠實守信,行為不厚道恭敬,即使在自己的家鄉,難道就能行得通嗎?」子張把孔子的話恭恭敬敬地寫在衣帶上,以便隨身記誦,依照實行。

信不可知,義無所立。(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白話】如果信不能明顯可見,義就失去了依之而立的基礎。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①無他,唯仁之守,唯義之行。誠心守仁則能化;誠心行義則能變。變化代興②,謂之天德。(卷三十八 孫卿子)

【註釋】①致誠:使誠心達到極點。②代興:更迭興起或盛行。

【白話】君子修養心性,沒有比真誠更好的了。要做到至誠,沒有其他方法,唯有信守仁德,實踐道義。以至誠心來守住仁德,就能教化百姓;以至誠心行使道義,就能改變風俗使民心向善。善良風俗代而興起,如此可說是與天同德。

孔子曰:「欲人之信己,則微言而篤行①之。篤行之,則用日久;用日久,則事著明;事著明,則有目者莫不見也,有耳者莫不聞也,其可誣乎?」(卷四十六 中論)

【註釋】①篤行:切實履行、專心實行。篤,純一、專一。

【白話】孔子說:「想讓別人信任自己,就應當少說而切實履行。真正落實去做,效果就能持久;成效日益長久,事理更能彰顯;理事都明白,那麼大家有目共睹,有耳皆聞,誰還能歪曲事實真相呢?」

夫信由上而結者也。故君以信訓其臣,則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誨其子,則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先其婦,則婦以信順其夫。上秉常①以化下,下服常而應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卷四十九 傅子)

【註釋】①秉常:執持常理。

【白話】誠信是由在上者締結的。所以,君主以誠信的言行態度來教導臣子,臣子就會以誠信忠於君主;父親用誠信的身教來教誨子女,子女就會用誠信孝順父親;丈夫用誠信來對待妻子,妻子就會用誠信順承丈夫。在上位者如果能依循倫常大道來教化下位者,下位者自然會服從常道而順應上位者,如此上行下效,還有不被教化的人,一百個裡面也找不到一個。

巧詐不如拙誠。(卷四十 韓子)

【白話】奸巧詭詐不如樸拙誠實。

作德,心逸日休①;作偽,心勞日拙。為德,直道而行,於心逸豫,而名日美。為偽,飾巧百端,於心勞苦,而事日拙,不可為之也。(卷二 尚書)

【註釋】①休:喜慶、美善。

【白話】積德行善的人,心定神閒而一天比一天更喜悅快樂;作假造惡的人,心思費盡卻一天比一天更窘迫困苦。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