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治要綱目

為政 > 務本

昔在前聖之世,欲敦風俗,鎭靜①百姓,隆鄕黨之義,崇六親②之行,人道賢否,於是見矣。然鄕老③書其善,以獻天子;司馬④論其能,以官於職;有司考績,以明黜陟⑤。故天下之人,退而脩本,州黨⑥有德義,朝廷有公正,天下大治。浮華邪佞,無所容厝⑦。(卷三十 晉書下.傳)

【註釋】①鎭靜:此指安定。②六親:泛指親屬。《老子》:「六親不和有孝慈。」王弼注:「六親,父、子、兄、弟、夫、婦。」《管子.牧民》:「上服度,則六親固。」尹知章注:「六親,謂父、母、兄、弟、妻、子。」另漢賈誼《新書.六術》篇,以父、昆弟、從父昆弟、從祖昆弟、從曾祖昆弟、族兄弟為「六親」。③鄕老:《周禮》官名。地官之屬。掌六鄉教化,每二鄉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謂之「三公」,在鄉謂之「鄉老」。④司馬:古代職官名稱。殷商時代始置,專門負責掌管馬匹、軍政和軍賦。位列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春秋、戰國沿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作為大將軍的加號;後亦加於驃騎將軍;後漢單獨設置,皆開府(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隋唐以後,為兵部尚書的別稱。⑤黜陟:黜音「觸」chù ㄔㄨˋ。陟音「至」,zhì ㄓˋ。指人才的進退、官職的升遷或降黜。⑥州黨:猶言鄉里。⑦容厝:厝音「錯」,cuò ㄘㄨㄛˋ。猶措置、安放。亦作「容措」。

【白話】以前在聖王之世,為政者為了使社會風氣能夠敦厚、百姓生活能夠安定,推崇鄉鄰族人之間的道義,倡導家庭成員崇尚六親之間的人倫德行。如此一個人的為人是否賢德,便可在他日常的敦倫盡分中看到了。然後,鄉老記錄他們的善行呈獻給皇帝,由司馬評議他們的才能,讓他們在相應的職位為官,然後由主管的官吏考核他們的政績,決定他們的官職是升遷或黜降。因此天下的人都回到修身立德的本分中,從而使州郡鄉里講求德行道義,朝廷用人公正無私,天下為之大治。而浮華奸邪的人就沒有容身的地方。

御人之轡,在上之所貴①;導民之門,在上之所先②;召③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故君求之,則臣得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君好之,則臣服之。無蔽汝惡,無異④汝度,賢者將不汝助。言室滿室⑤,言堂滿堂,是謂聖王。(卷三十二 管子.牧民)

【註釋】①御人之轡,在上之所貴:轡音「佩」,pèi ㄆㄟˋ。治理人民往什麼方向發展,看君主重視什麼。尹知章注:「言人從上之所貴,若馬之從轡」。御人,駕馭他人。此指治理、統治人民。轡,指駕馭馬的韁繩。貴,重視。②先:教導,倡導。③召:號召。④異:改變。⑤言室滿室:在室內講話,要讓滿室人都聽到。

【白話】治理人民往什麼方向發展,看君主重視什麼;引導百姓走什麼門路,看君主提倡什麼;號召人民走什麼途徑,看君主的好惡是什麼。所以,君主追求的東西,臣下就想得到;君王愛吃的美味,臣下就想嘗試;君王喜好的事情,臣下就想實行。不要隱藏你的過錯,不要擅改你的法度,否則,賢者將不會幫助你。在室內講話,要讓滿室人都聽到;在堂上講話,要讓滿堂人都聽到。能這樣開誠布公,才稱得上是聖明的君王。

先王之立愛,以親(親作勸)善①也;其去惡②,以禁暴③也。昔者,三代④之興也,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故明所愛而賢良衆⑤,明所惡而邪僻滅⑥。是以天下平治,百姓和集⑦。及其衰⑧也,行安簡易⑨,身安逸樂⑩。順於己者愛之,逆於己者惡之。故明所愛而邪僻繁⑪,明所惡而賢良滅⑫,離散⑬百姓,危覆⑭社稷⑮。(卷三十三 晏子.諫上)

【註釋】①親善:親近友善,又作勸善,勉勵為善。②去惡:去除所厭惡的事。③禁暴:亦作「禁虣(音「抱」,bào ㄅㄠˋ)」,制止暴亂。《周禮.地官.司市》:「以刑罰禁虣而去盜。」④三代:指夏、商、周三朝。《禮記.表記》:「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⑤賢良衆:賢良,是指有德行或才能的人。衆,許多的意思。⑥邪僻滅:邪僻,品行不端正的人。《管子.正世》:「邪僻,乖謬不正。」滅,消失、消逝、絕盡。⑦和集:和睦團結,同「和輯」。⑧衰:減退、由強盛而微弱。⑨簡易:隨便,不拘禮節,為人簡易,無威儀。⑩逸樂:閒適安樂,安逸享樂。⑪繁:多。張純一校注引孫星衍《晏子春秋音義》曰:「繁當為緐。」⑫賢良滅:有德行的人消失。⑬離散:分離,分散。張純一校注曰:「離則乖違而不和,散則逃亡而不集。」⑭危覆:傾覆。⑮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社,土神。稷,穀神。舊時亦用為國家的代稱。

【白話】先王制訂他們所讚賞的標準,是為了鼓勵善行;去除他們所厭惡的人事,是想藉此禁止暴亂的發生。昔日,夏、商、周三代興盛的時候,有利於國家的人,君主就愛賞他;有害於國家的人,君主就厭惡他。所以,君主明確表示他所愛重的標準,天下賢良的人就增多;明確表示他所厭惡的尺度,邪僻的人就消失。因此,天下清明,百姓和諧安定。然而,到三代衰落的時候,君主行為不拘禮節,自身安於縱欲享樂。順從自己意願的人,君主就喜愛他;違背自己意願的人,君主就厭惡他。所以,彰顯一己所貪愛的,天下邪僻的人就多了;昭示一己所厭惡的,天下賢良的人就消失了。百姓流離失散,國家危亡。

不尚①賢②,賢,謂世俗之賢者,不貴之也。使民不爭;不爭功名,反自然也。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③;上化清靜,下無貪人。不見可欲④,放鄭聲,遠美人。使心不亂。不邪淫也。是以聖人之治,謂聖人治國猶治身也。常使民無知無欲,反樸守淳。使夫知者不敢爲也。思慮深,不輕言。爲無爲,不造作,動因循。則無不治。德化厚,百姓安也。(卷三十四 老子.道經)

【註釋】①尚:尊崇。②賢:這裡指有才能的人。③盜:偷盜財物的人。④可欲: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

【白話】不崇尚世俗的「能人」,使人民沒有爭奪的心;不以稀見難得的東西為珍貴,使人民沒有偷盜的心;不顯露足以引起人們妄念的東西,使人們的心思不被擾亂。因此,聖人治理天下,常使人民巧智不生,無私欲。使那些「聰明人」徹底醒悟,不敢妄生事端。一切都隨順自然的道德法則,以簡御繁,做必要的建設,一切水到渠成,那麼天下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的了。

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①而國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國治,用賢也;言寡而令行,正名②也。君人③者,苟能正名,愚智盡情。執一④以靜,令名自正,令事自定⑤。賞罰隨名,民莫不敬。(卷三十六 尸子.分)

【註釋】①逸:閒適,安樂。②正名: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③君人:為人之君。④執一:掌握根本之道。⑤定:完成。

【白話】聖明的君王領導人民,事情雖少卻能功績卓著,自身閒逸而國家卻能安治,言語不多而政令卻能貫徹執行。事情雖少卻能功績卓著,是因為守住了治國要道的緣故;身心閒逸而國家安治,是任用了賢明人才的緣故;言語不多而政令得以執行,是因為端正了各自名分的緣故。領導大眾的君王如果能夠端正名分,才情不等之人就都能夠為國盡心盡力。處事掌握根本之道,就能讓名分自然端正,事情自然能夠成功。獎賞懲罰都按照名分裁定,百姓就沒有不恭敬的。

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法者,君臣之所共操①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權者,君之所獨制也。人主失守則危,君臣釋法②任私則亂。故立法明分③,而不以私害法則治;權制④獨斷⑤於君則威;民信其賞則事功;不信其刑則姦無端矣⑥。(卷三十六 商君子.脩權)

【註釋】①操:遵守。②釋法:棄法不用。③明分:明本分,知分際。④權制:猶權柄。統治的權力。⑤獨斷:獨自決斷;專斷。⑥不信其刑則姦無端矣:按《商君書》原文無「不」字。無「不」字則與上下文意相通,今譯文從此。相信君主的刑罰,那麼奸邪的事就無由產生。無端,沒來由。

【白話】國家之所以能安治,其原因有三:第一是法律,第二是誠信,第三是權力。法律,是君主和臣民所共同遵守的;誠信,是君主和臣民所共同建立的;權力,則是君主所獨自掌握的。君主失去權力就會危險,君臣棄法不用而放任私欲,國家就會動亂。因此,制定法度,明本分,知分際,而不以私意損害法律,國家就會安定;國家大權由君主掌握並獨自決斷,君主就會有威嚴;人民信任君主的獎賞,那麼做事就會有成效;相信君主的刑罰,那麼奸邪的事就無由產生。

如地如天①,何私何親?如月如日②,維君之節。(卷三十二 管子.牧民)

【註釋】①如地如天:像天像地那樣寬廣,喻指心胸寬廣能容。②如月如日:像月像日那樣光明,喻指心胸光明磊落,無所偏袒。

【白話】像天覆地載一樣寬廣能容,哪有什麼私什麼親?像月像日一樣光照萬物,無所偏袒,這才是君主治國的準則。

上綱苟直,百目皆開;德行苟直,群物皆正。正也者,正人者也。身不正,則人不從。是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有諸心而彼正,謂之至政。(卷三十六 尸子)

【白話】一張網如果上面的主繩提直了,網上的眾多網孔都會張開。一個人如果德行端正,身邊的人事物都會隨之而正。所謂政治,它的實質是端正人的品行,為政者如果自身不端正,那麼別人就不會相從。因此,不用言語就讓人信服,不用發怒就有威嚴,不用施惠就有仁德,為政者有這樣的端正之心,人們就會隨之而正,這就稱為最完美的政治。

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瘢①瘡②;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用匹帛。」斯言如戲,有切事實。(卷二十一 後漢書一)

【註釋】①瘢:音「班」,bān ㄅㄢ。創口或瘡口愈合後留下的痕跡。②瘡:音「窗」,chuāng ㄔㄨㄤ。創傷;創口。

【白話】改變風氣習俗,必須抓住根本。《左傳》中記載說:「吳王喜歡精於劍術的人,老百姓就多有創傷;楚王喜歡細腰,宮女們多有餓死的。」長安城中的諺語說:「城裡的人喜歡束高髮髻,四處鄉下的百姓髮髻就高達一尺;城裡的人喜歡畫寬眉,鄉下的百姓就將眉毛畫到半額寬;城裡人喜歡長衣袖,鄉下的百姓就用整匹布來做衣袖。」這些雖似笑話,但卻切中事實。

明主在上位,則官不得枉法,吏不得為私。民知事吏之無益,故貨財不行於吏;權衡①平正而待物,故姦詐之人,不得行其私。故曰:有權衡之稱者,不可欺以輕重也。(卷三十二 管子)

【註釋】①權衡:稱量物體輕重的器具。權:秤錘。衡:秤桿。

【白話】賢明的君主居於上位,官員就不能枉法,官吏就不能營私。百姓知道事奉官吏沒有利益,所以就不用財物去賄賂官吏。君主能做到像秤錘秤桿一樣公平正直地對待他人,那麼姦詐的人就不能營私舞弊了。所以說:有秤錘秤桿的稱量,就無法在輕重上欺騙人。

子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①。情,情實也。言民化上,各以實應也。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②矣。」(卷九 論語)

【註釋】①用情:指以誠相待。②襁負其子而至:襁音「搶」,qiǎng ㄑㄧㄤˇ。用布將小兒束負於背上,形容百姓扶老攜幼紛紛前來歸附。襁:背負嬰兒用的寬帶。

【白話】孔子說:「在上位者好禮,民眾就不敢不敬;在上位者好義,民眾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者好信,民眾就不敢不以誠相待。在上位的為政者若能如此,四方民眾自然就會背著他們的孩子來歸附。」

君子無德即下怨,無仁即下爭,無義即下異(異作暴),無禮即下亂。四經不立①,謂之無道。無道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卷三十五 文子)

【註釋】①四經不立:德、仁、義、禮四種準則不能樹立。經:常道,指常行的義理、準則。

【白話】君主缺乏德行,百姓就會怨恨;君主缺乏仁愛,百姓就會紛爭;君主沒有正義,百姓就會叛亂;國家沒有禮制,百姓就會混亂無序。這四項準則不確立,就是無道。無道而不滅亡,這是從未有過的。

兵者所以討暴也,非所以為暴也;樂者所以致和①也,非所以為淫也;喪者所以盡哀也,非所以為偽也。故事親有道矣,而愛為務;朝廷有容②矣,而敬為上;處喪有禮矣,而哀為主;用兵有術矣,而義為本。本立而道行,本傷而道廢矣。(卷四十一 淮南子)

【註釋】①致和:使人獲得和諧心境。②有容:指君臣儀容威盛。

【白話】軍隊是用來討伐並平息暴亂的,不是用來製造暴亂的;音樂是用來培養和諧心境的,不是用來使人產生邪思、放縱無度的;服喪是用來充分表達哀悼之情的,不是用來裝模作樣的。所以,事奉父母有孝道,而以真心敬愛為要務;在朝議政有禮儀,而以敬而無失為上;居喪有禮節,而發自內心的哀悼是主要的;用兵有策略,而以正義為根本。根本確立以後,道才能順暢施行;根本受到破壞,道就會被廢棄。

凡為治之大體①,莫善於抑末而務本,莫不善於離本而飾②末。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民富乃可教,學正乃得義;民貧則背善,學淫③則詐偽;入學則不亂,得義則忠孝。故明君之法,務此二者,以為太平基也。(卷四十四 潛夫論)

【註釋】①大體:大要,綱領。②飾:修治。③淫:奢華,浮華。

【白話】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沒有比抑制末業而致力於根本更好的了,沒有比捨棄根本而修治末業更糟的了。治理國家的君主,以使百姓富裕為根本,以施行正確的教育為基礎。百姓富足才可以進行教化,教育的理念和內容正確才能夠懂得道義;百姓貧窮就會背棄善行,教學內容浮華就會滋長巧詐虛偽;接受了教育就不會是非混淆,懂得了道義就會盡忠盡孝。因此明君治國的方法,就是用心致力於富民、正學這兩方面,以此作為國家太平的基礎。

昔仲弓①季氏②之家臣,子游③武城④之小宰⑤,孔子猶誨以賢才,問以得人⑥。明政之小大,以人為本。(卷二十一 後漢書一)

【註釋】①仲弓:春秋魯國人,冉氏,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學生,以德行著稱,曾任季氏宰。②季氏:季桓子,即季孫斯,春秋時魯國卿大夫。③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稱「言游」、「叔氏」,春秋末吳國人,孔子的弟子,孔門十哲之一。④武城:指武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邊陲,魯西北平原,現隸屬山東省德州市。⑤小宰:邑宰,縣邑的長官,即縣令。⑥得人:謂得到德才兼備的人。亦謂用人得當。

【白話】從前仲弓是季氏的家臣,子游是武城的縣官,孔子尚且教誨他們要任用賢才,詢問是否用人得當。說明政事無論大小,皆以用人為根本。

故先王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機①,是以牧民②之道,務在安之而已。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故曰「安民可與行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卷十一 史記上)

【註釋】①機:事物的關鍵;樞紐。②牧民:治民。

【白話】所以古代聖王能洞察事物演變的規律,知道什麼是國家存亡的關鍵,因此治理人民的方法,關鍵就在使他們過上安定的生活。這樣,天下即使出現圖謀叛亂的臣子,也必然沒有人響應參與。所以說「處於安定狀態的人民可以引導他們共同行仁義,而處於危難之中的人民就容易一起做壞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楚莊王①問詹何曰:「治國奈何?」詹何蓋隱者也。詹何對曰:「何(本書何作臣)明於治身,而不明於治國也。」楚王曰:「寡人得奉宗廟②社稷③,願學所以守之。」詹何對曰:「臣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楚王曰:「善。」(卷三十四 列子)

【註釋】①楚莊王:又稱荊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②宗廟:祭祀祖宗的屋舍。③社稷:社,土地神;稷,穀神。土地與穀物是國家的根本,古代立國必先祭社稷之神,後「社稷」成為國家的代稱。

【白話】楚莊王問詹何說:「請問該如何治理國家?」詹何回答說:「我只明白修身的道理,不明白治國的道理。」楚王說:「寡人得以供奉宗廟、掌管國家,希望學到保住它的方法。」詹何回答說:「我不曾聽說君主自身修養很好而國家卻混亂的,也不曾聽說君主自身修養不好而國家卻大治的,所以治國的根本在於君主自身的修養,至於別的細枝末節我就不敢跟您講了。」楚王說:「你講得很好。」

為治之本務,在於安民。安民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奪時。勿奪時之本,在於省事。省事之本,在於節欲。節欲之本,在於反性。(卷四十一 淮南子)

【白話】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使百姓安定。安定百姓的根本,在於使百姓衣食豐足。百姓衣食豐足的根本,在於不使其失去農時。不使百姓失去農時的根本,在於減少徭役。減少徭役的根本,在於君主節制物欲。節制物欲的根本,在於返歸其清淨無欲的天性。

聖王宣德流化①,必自近始。朝廷不備,難以言治;左右不正,難以化遠。(卷十九 漢書七)

【註釋】①流化:流布教化。

【白話】聖王宣揚仁德推行教化,必然要從身邊近處開始。朝廷還不具備德義,難以談治理好天下;左右的臣子不夠端正,難以使教化遠播。

治之本仁義也,其末,法度也。先本後末,謂之君子;先末後本,謂之小人。法之生也,以輔義。重法棄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頭足也。(卷三十五 文子)

【白話】治國的根本是推行仁義,其次才是施行法度。以根本為先、以枝節為後的人,稱為君子;以枝節為先、以根本為後的人,稱為俗人。法律的產生,是為了輔助道義的推行。如果重視法律而拋棄仁義,這如同重視帽子和鞋子,卻忘記了自己的頭和腳。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①,無治法。羿之法未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②也;君子者,法之源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足以亂矣。故明主急得其人,而闇主急得其勢。急得其人,則身逸而國治,功大而名美;急得其勢,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卷三十八 孫卿子)

【註釋】①治人:指能治理國家的人才。②端:開始。

【白話】有造成國家混亂的昏君,沒有本來就混亂的國家。有能治理好國家的人才,沒有不需人治就可以使國家安定的方法。后羿的射法沒有亡失,但后羿不能讓世世代代的人都百發百中;禹王的治國之法仍然存在,但夏朝不能世世代代稱王天下。所以治國之法不能獨自存在,得到了能施行的人才能存在,失去了能施行的人就亡失了。治國之法,是治理國家的開端;君子,是治國之法的本源。所以有君子,則法令雖然簡略,也足夠治理好一切;沒有君子,即使法令非常完備,也足以使得社會混亂。所以賢明的君主急於得到能治國的君子,而昏庸的君主急於得到權勢。急於得到能治國的君子,於是自身安逸而國家大治,功業偉大而且聲名美好;急於得到權勢,就會身勞心累而國家混亂,功業毀壞而且名聲敗壞。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白話】糧食,是人民生存的根本;人民,是國家存在的根本;國家,是君主立身的根本。

案①今年計,子弟殺父兄,妻殺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以為此非小變也。今左右不憂此,乃欲發兵報纖介②之忿於遠夷,殆③孔子所謂「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者也④」。(卷十九 漢書七)

【註釋】①案:通「按」,依據、按照。②纖介:細微。③殆:大概。④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顓音「專」,zhuān ㄓㄨㄢ。顓臾,魯附庸國。蕭牆,古代宮室內作為屏障的矮牆。藉指內部。蕭,通「肅」。此處引用《論語‧季氏》中,冉有、子路向孔子報告季氏將伐顓臾,孔子的答話。

【白話】據今年的統計,子弟殺死父兄、妻子殺死丈夫的事情,就有二百二十二人,我認為這不是小變故啊。現在在皇帝身邊的臣子不憂慮這樣的情況,卻打算發兵報復邊遠地方微小的怨恨,這大概就是孔子所說的「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患不在顓臾,而在自己內部」的道理吧。

孔子曰:「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①焉,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人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②,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公曰:「為之奈何?」孔子曰:「齊莊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尊賢也;爵其能,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篤③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盛其官,任而使之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忠信者,與之重祿也。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稟④稱事⑤,所以來百工也;既稟食之,各當其職事也。送往迎來,嘉善⑥而矜⑦不能,所以綏⑧遠人也;綏,安也。繼絕世,舉廢邦,朝聘⑨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治天下國家有九經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卷十 孔子家語)

【註釋】①九經: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②眩:迷惑、迷亂。③篤:加厚、增厚。④既稟:既音「細」,xì ㄒㄧˋ。稟音「廩」,lǐn ㄌㄧㄣˇ。即「餼廩」,古代官府發給的米粟之類的糧食。既,通「餼」。生的糧食。稟,通「廩」。米粟之類的糧食。⑤稱事:與事功相稱。⑥嘉善:褒獎善人。⑦矜:憐憫。⑧綏:安、安撫。⑨朝聘:古代諸侯親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見天子。《禮記》:「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白話】孔子說:「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重要綱領:修正己身,尊重賢人,親愛家族,禮敬大臣,體恤眾臣,愛民如子,招徠各行工匠,撫慰遠方人民,安定各地諸侯。修正己身,則可樹立品德,不為外在名利所動搖;尊重賢人,如此小人自然遠離,君王就不受奸臣迷惑而做出錯誤決策;親愛家族,則叔伯、兄弟之間受到恩澤,自然不會有怨言嫌隙;禮敬大臣,如此和合共識、以禮相待,朝政就不會迷亂顛倒;體恤眾臣,則眾臣必深懷感恩而盡心報效;愛民如子,則百姓受到鼓舞而互相勸善;招徠各行工匠,國家才會富裕充足;撫慰遠方民族,則四方人民受到恩惠,自然會歸順依附;安定各地諸侯,則天下人民敬畏誠服。」

哀公問:「該如何做到呢?」孔子說:「內心嚴肅誠敬,外表整齊端莊,不合禮義的事絕對不幹,這是修正己身之法;摒棄讒言、遠離女色,輕財物而重道德,這是尊重賢人之法;根據才能授以爵位,增加俸祿,理解對方的好惡,這是增進家族和睦之法;授予高官、委以重任,這是禮敬大臣之法;忠誠信實者,給予優厚俸祿,這是勸進賢士之法;農閒時節才役使人力,並減收賦稅,這是愛民如子之法;經常考核工作,並依考績發給酬勞,這是招徠各行工匠之法;款待來往的各方族群,獎勵善行而憐憫弱勢,這是撫慰邊遠人民之法;延續斷絕的世系,振興衰廢的國家,平時維持外交禮節,進貢雖薄而答禮豐厚,這是安撫諸侯之法。總之,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重要的綱領,而實行的關鍵,只在一個真誠。」

國無賢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繼絕①者,未嘗有也。故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賢佐者士歸之。(卷四十三 說苑)

【註釋】①繼絕:繼絕世的略語。指恢復已滅絕的宗祀,承續已斷絕的後代。

【白話】國家沒有賢能的大臣輔佐和優秀的人才協助,而能成就功業且建立名聲,平定危亂且延續已滅絕的國家,是從來沒有的事。所以國家不必求大,而在求得民心;輔佐的大臣不必求多,而在求得賢良俊才。得民心的人,人民自然會擁護他;有賢臣輔佐的人,志士仁人自然來歸附他。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①。夫②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卷三十八 孫卿子)

【註釋】①卑:輕視,賤視。②夫:音「服」,fú ㄈㄨˊ。

【白話】天地可以說是最博大了,但不真誠就不能化育萬物;聖人可以說是最睿智了,但不真誠就不能教化萬民;父子可以說是最親近了,但不真誠就會疏遠;君王可以說是最尊貴了,但不真誠就不會被人尊重。因此真誠,乃君子遵循的品德操守,更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①,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卷一 周易)

【註釋】①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女,指六二;男,指九五。這是以二、五兩爻得正於內外卦之象,說明女主家內事,男主家外事,以此來釋卦名。

【白話】〈彖傳〉上說:「『家人卦』,象徵女子守著正道,居於家內,相夫教子;男子守著正道,處理外務,承擔經濟重擔;男女各自安守正道,這是天地間的義理。家庭中有嚴明的君長,這就是指父母親。父親善盡父道,兒子善盡孝道,兄長善盡為兄之道,弟弟也善盡為弟之道,丈夫善盡夫道,妻子善盡婦道,這樣一來,家道就能端正,所有家庭都能端正家道,那麼天下就安定了。」

夫仁義禮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罰者,治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夫禮教之治,先之以仁義,示之以敬讓①,使民遷善②日用③而不知也。(卷五十 袁子正書)

【註釋】①敬讓:恭敬謙讓。②遷善:去惡為善,改過向善。③日用:每天應用、日常應用。

【白話】仁義禮制,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法令刑罰,是治理國家的枝葉。沒有根本就不能長久建立,沒有枝葉就不能穩定建設。以禮義教化治國,首先要實行仁義,帶頭做到恭敬謙讓,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就遷善改過。

諸葛亮之為相國①也,撫百姓,示義軌,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④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⑤,虛偽不齒⑥。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⑦矣。(卷二十七 蜀志)

【註釋】①相國:古官名。後為宰相的尊稱。②約:少、省減。③權制:權宜之制,臨時制定的措施。④讎:音「愁」,chóu ㄔㄡˊ。仇敵。⑤循名責實:依照其名來責求其實,要求名實相符。⑥不齒:不與同列、不收錄。⑦亞匹:同一流人物。

【白話】諸葛亮擔任宰相時,安撫百姓,明示禮義規範,精簡官職,採用權宜的法制,以真誠待人,處事大公無私。對於盡忠、有益國家的,即使是仇人也必定獎賞;觸犯法令、怠忽職守的,即使是親信也必定懲罰;誠懇認罪的,即使罪行嚴重也必定從寬開釋;巧言掩過的,即使罪行輕微也必定嚴懲不貸。就算善行再微小也要獎賞,惡行再微細也要指責。精通熟習各項政事,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依照職位來要求實效,弄虛作假之徒不予錄取。最終在蜀國境內,人人都敬畏和愛戴他。刑罰政令雖然嚴厲,人民卻毫無怨言,正是因為他處事公平,而且勉勵、禁戒都非常明確。他真可以說是懂得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能與管仲、蕭何相媲美了。

君子務①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②!先能事父兄,然後仁可成。(卷九 論語)

【註釋】①務:從事、致力。②與:通「歟」。句末語助詞。

【白話】君子為人必專心致力於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就會隨之產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卷二十二 後漢書二)

【白話】孔子說:「奉事父母做到孝順恭敬,因此能把這種孝敬心轉移去效忠君主。」所以尋找忠臣,一定要從有孝子的家庭中選拔。

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卷十 孔子家語)

【白話】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兒子,然後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父親;懂得如何做一個好臣下,然後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事奉人,然後才懂得如何任用人。

曾子曰:「慎終追遠①,民德歸厚。」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人君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歸於厚也。(卷九 論語)

【註釋】①慎終追遠:辦理父母喪事,要依禮盡哀;祭祀祖先,要恭敬虔誠。終,指父母喪事。遠,指祖先。

【白話】曾子說:「對於父母過世的喪葬能謹慎守禮、竭盡哀思,對於已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禮依時恭敬虔誠地追思懷念,不忘根本,則風俗民情必然趨向淳厚善良。」

夫為政者,莫善於清①其吏也。(卷四十七 劉廙政論)

【註釋】①清:清廉、清白。這裡是使官吏清廉。

【白話】治理政事,沒有比使官吏清廉更好的了。

我有三寶①,持而保之。老子言我有三寶,抱持而保倚之。一曰慈,愛百姓若赤子。二曰儉,賦斂若取之於己。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執謙退,不為唱②始也。(卷三十四 老子)

【註釋】①三寶:三種寶貴之物。②唱:倡導、發起。後作「倡」。

【白話】老子說:我有三種法寶,要保持而且要永遠守住。一是仁慈,二是節儉,三是凡事謙讓處下,不敢自傲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文王在酆①,召太公曰:「商王罪殺②不辜③,汝尚助余憂民④。今我何如?」太公曰:「王其脩身,下賢⑤,惠民,以觀天道。天道無殃不可以先唱⑥,人道無灾⑦不可以先謀。必見天殃⑧,又見人灾,乃可以謀。」(卷三十一 六韜.武韜)

【註釋】①酆:音「豐」,fēng ㄈㄥ。古地名。本為商代崇侯虎邑,周文王滅崇後曾都於此。後為周武王之弟的封國,故地在今陝西省鄠(音「戶」,hù ㄏㄨˋ)縣東。②罪殺:猶虐殺。③不辜:指無罪的人。④憂民:為民憂思。指關心人民疾苦。⑤下賢:屈己以尊賢。⑥先唱:率先倡導。⑦灾:同「災」。⑧天殃:天降的禍殃。

【白話】文王在酆邑召見太公,對他說:「商紂王殘酷殺害無辜人民,您當幫助我,關心天下百姓之苦,現在我該怎麼做呢?」太公說:「君王應當先修養自身的德行,以謙卑尊重的心對待賢德之人,施恩給老百姓,以鑑察天意。若上天還未降災禍給殷商時,不可率先倡導征伐;人事上還未出現禍亂時,不可先行謀劃起事。必待見到天殃及人禍,才得策劃行動。」

凡萬物皆有器,故欲有爲①而不行②其器者,(舊無不行其器者五字補之)不成也。欲王者亦然③,不用帝王之器者,亦不成也。(卷三十一 鬻子)

【註釋】①有爲:有作為。②行:使用,行使。③然:代詞,如此。

【白話】凡做任何事情都要依循道理和方法,所以想要有所作為而不依法度行事的,就不能成功。要想統治天下也是如此,不依帝王治國之道行事的人,也是不會成功的。

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人;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故知時①者,可立以爲長②;無私者,可置以爲政③;審④於時而察於用,而能備官者,可奉以爲君也。(卷三十二 管子.牧民)

【註釋】①知時:能夠認清當前的情勢、世事和時代潮流。②長:指長官。③爲政:治理國家事務。④審:察知,詳細考量。

【白話】天下不怕沒有良臣,只怕沒有明君去任用他們;天下不怕沒有財貨,只怕沒有賢德的人去分配它們。因此,知時務的人,可以立為長官;公正無私的人,可以安排他們治理國家事務;通曉天下時勢,懂得國家財用,又能知人善任的人,可以奉為國君。

古者聖王之爲政也,言曰:「不富不義①,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不義。」是以國之富貴人聞之,皆退而謀②曰:「始③我所恃④者富貴也。今上擧義不避貧賤,然則我不可不爲義。」親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親⑤也。今上擧義不避親疎,然則我不可不爲義。」近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近⑥也。今上擧義不避遠⑦近,然則我不可不爲義。」遠者聞之,亦退而謀曰:「我始以遠無恃。今上擧義不避遠,然則我不可不爲義。」人聞之皆競⑧爲義,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⑨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⑩也。」(卷三十四 墨子.尚賢)

【註釋】①不富不義:對不義的人不使其豐裕。富,當動詞,使豐裕。下文「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不義」句型同,貴、親、近,皆當動詞。②謀:考慮,商議。③始:起頭,最初。④恃:依憑,依賴。⑤親:指君王的親愛。⑥近:指與君王的關係親近。⑦遠:疏遠。⑧競:競相。⑨物:內容,實質。此指「尚賢」。⑩術:方法。此指「義」。

【白話】古時聖王為政,說道:「不義的人不使其富足,不義的人不使其尊貴,不義的人不予親愛,不義的人不予接近。」因此,國內富貴的人聽到後都退下來商議說:「以前我們所依仗的是富貴,如今君王提拔言行合乎道義之人,不避貧賤的人。既然如此,我們不能不行仁義。」君王親愛的人聽到後也退下來商議說:「以前我們所憑藉的是君王的寵愛,如今君王提拔言行合乎道義之人,不排斥被疏遠的人。既然如此,我們不能不行仁義。」君王親近的人聽到後也退下來商議說:「以前我們所依賴的是君王的親近,如今君王提拔言行合乎道義之人,不在意和自己關係遠近。既然如此,我們不能不行仁義。」君王疏遠的人聽到後也退下來商議說:「以前我們認為自己被疏遠而無所依靠,如今君王提拔言行合乎道義之人,不避疏遠的人。既然如此,我們不能不行仁義。」人們聽到這些,都爭著去做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這是什麼緣故呢?答案是:「君王用來任使臣子的只有『尚賢』這個標準;臣子侍奉君王的只有『義』這一條途徑。」

夫至人之治也,弃其聰明,滅①其文章②,依道廢智,與民同出乎公③。約④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誘慕⑤,除其嗜欲,損⑥其思慮。約其所守,卽察⑦矣;寡其所求,卽得矣。(卷三十五 文子.道原)

【註釋】①滅:隱沒。②文章:指主意或點子,此指人的辦法、主張等。③同出乎公:(君與民)一同以公道作為思想和行為的準則。乎,於。公,公道。④約:省減,簡約。⑤誘慕:被誘惑而貪戀。⑥損:指減少。⑦察:明辨。

【白話】至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揚棄個人的聰明,隱沒個人的文采,依照天道而行,棄置個人的聰辯,與百姓一同依照公道而行。簡約其所持守的,減少其所貪求的,去掉外在的誘惑與希慕,消除內在的嗜好與欲望,減少其思索與憂慮。簡約其所持守的,就能夠明察;減少其所貪求的,就會有所得。

治天下之要,在於正名①。正名去僞,事成若化。苟能正名,天成地平②。(卷三十六 尸子.發蒙)

【註釋】①正名:辨正名稱、名分,使名實相符。②天成地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後常比喻一切安排妥貼,天下太平。

【白話】治理天下的要務,在於端正名分。端正了名分,去除了虛偽,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成功了。如果能端正名分,那麼萬事就會安排妥當,天下太平。

吳子①曰:「古之圖國家②者,必先敎百姓而親萬民③。(本書無下民字)民有三(三作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④;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陣⑤;不和於陣,不可以進戰⑥(進戰下有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二句)。」(卷三十六 吳子.圖國)

【註釋】①吳子:對戰國衛人吳起的敬稱。②圖國家:即籌劃治理國家。③敎百姓而親萬民:教化百姓,親近萬民。④出軍:出兵。⑤出陣:上陣出戰。⑥進戰:進軍作戰。

【白話】吳起說:「古代籌劃治理國家的君主,必先教化百姓親愛萬民。民有三種不和諧的情況,不可冒然行動:國內上下意志不和諧,不可以出兵;軍隊內部不和諧,不可以上陣出戰;行列隊伍不和諧,不可以進軍作戰。」

古之聖王所以取明名①廣譽②,厚功大業,顯於天下,不忘於後世,非得人③者,未之甞④聞也。暴主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於天下,非失人者,未之甞聞也。(卷三十二 管子.五輔)

【註釋】①明名:猶盛名。②廣譽:到處皆知的好名聲。③得人:謂得人心。④甞:同「嘗」,曾經。

【白話】古代的聖王之所以能得到盛大的名聲和廣泛的讚譽,建立豐功偉績,顯揚於天下,而不被後代所遺忘,若不得民心而能有此盛名,從來沒有聽說過。暴君之所以失去國家,危害社稷,毀滅宗廟,被天下人所滅亡,不是因為失去人心之故,也是從未聽聞的。

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①諸侯,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兵挫②而地削③,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④也。」此天下之極也。(卷三十二 管子.五輔)

【註釋】①霸:做諸侯聯盟的首領,稱霸。②挫:失敗。③削:侵削,剝削。④務:致力從事。

【白話】現在擁有國土的君主,都希望閑居時能安定,行動時有威嚴,作戰能獲勝,防守能堅固。實力強大的想稱王天下,實力小一點的想稱霸諸侯,但是他們卻不致力於得到人心。因此,他們小則兵敗地削,大則身死國亡。所以說:「人心不可不注重」,這是天下最重要的問題。

夫卿相①無世②,賢者有之;國無因③治④,智者理之。智者非一日⑤之志也,治者非一日之謀也。治志⑥治謀⑦在於帝王,然後民知所保,而知所避。(卷三十一 鬻子)

【註釋】①卿相:執政的大臣。②世:指世代相承。③因:沿襲,承襲。④治: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與「亂」相對。⑤一日:謂短暫,一時。⑥治志:治國平天下的志向。⑦治謀:治理國家、天下的謀略。

【白話】卿相沒有世代相承的,只有賢德者可以居其位;國家沒有沿襲不變的太平,要靠智者來治理。智者憑藉的不是一時的志向,治理國家者靠的不是一時的謀略。治國平天下的志向、治國的謀略,都取決於帝王,然後百姓就知道哪些應當保持,哪些應當避免。

一天下者,令於天下則行,禁焉則止。桀、紂令天下而不行,禁焉而不止,故不得臣也。目之所美,心以為不義,弗敢視也;口之所甘①,心以為非義,弗敢食也;耳之所樂,心以為不義,不敢聽也;身之所安,心以為不義,弗敢服②也。然則令於天下而行,禁焉而止者,心也。故曰:心者,身之君③也。天子以天下受令於心,心不當,則天下禍;諸侯以國受令於心,心不當,則國亡;匹夫以身受令於心,心不當,則身為戮矣。(卷三十六 尸子)

【註釋】①甘:以為甘美。②服:使用。③君:主宰。

【白話】統一國家,就是整個國家能夠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夏桀、商紂在位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所以不能統屬民眾。眼睛覺得美麗的東西,自己內心認為看了不合道義,就不敢去看;嘴巴覺得美味的食物,自己內心認為吃了不合道義,就不敢去吃;耳朵覺得悅耳的聲音,自己內心認為聽了不合道義,就不敢去聽;身體覺得安適的東西,自己內心認為用了不合道義,就不敢享用。可見,能使天下有令就行、有禁就止,是人心在起作用。所以說:心,是自身言行的主宰。君王以自己的存心治理國家,如果存心不正,國家就會遭到禍殃;地方長官以自己的存心治理行政區域,如果存心不正,所治理的地區就會敗亂;個人以自己的存心立身處事,如果存心不正,就會惹來殺身之禍。

公①曰:「子之教寡人備矣,敢問行之所始?」孔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以慈②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③。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行。」(卷十 孔子家語)

【註釋】①公:指魯哀公。本段節錄自《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篇。此篇開頭哀公問孔子治國之道,夫子總結歷史經驗: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故為政在於得人。而得人前提是領導者以仁義修身,就是從事親、尊賢做起。然後夫子引出了五達道、三達德和治國九經的論述,及九經的實行在於「誠」。接下來哀公詢問從何做起,即是本段選文。事又見《禮記.祭義》。②慈:指對父母的愛敬、孝敬。③用命:執行命令;聽從命令。

【白話】哀公說:「您這樣來教導我,已經很完備了,請問從哪裡開始做起呢?」孔子說:「培養愛心要從侍奉自己的父母雙親開始,可以教給百姓和睦;培養恭敬心要從服務自己的長輩開始,可以教給百姓和順。(領導以身作則)用愛敬、和睦來教化,百姓就會注重孝養父母;(領導以身作則)用尊敬長輩、師長來教化,百姓就樂意聽從命令。百姓既孝敬父母,又能恭順聽從命令,用這種道理施行於天下,便沒有行不通的。」

凡人未見聖,若弗克①見;既見聖,亦弗克由②聖。此言凡人有初無終也。未見聖道,如不能得見。已見聖道,亦不能用之,所以無成也。爾其戒③哉!爾惟風,下民惟草。汝戒勿為凡人之行也。民從上教而變,猶草應風而偃,不可不慎也。(卷二 尚書)

【註釋】①克:能。②由:用;依從。③戒:警惕。

【白話】(成王令周公之子君陳繼其父之後在洛邑監治殷頑民,對君陳說:)普通人未見聖人之道時,覺得好像不能見到;及至見到聖人之道,卻又不能依從。你要以此為戒啊!因為你是風,民眾是草。(草隨風動,所以須慎重地按聖人之道行事。)

聖人南面①而聽天下,所且先者有五,民不得與焉。且先,言未遑餘事。一曰治親,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②。功,功臣也。存,察也。察有仁愛者。五者一得③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④。五者一物紕繆⑤,民不得其死⑥。物,猶事。紕,猶錯也。五事得則民足。一事失則民不得其死,明政之難也。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人道謂此五事也。(卷七 禮記)

【註釋】①南面:古代君主之位坐北朝南,故稱「南面」。②存愛:明查有仁愛之心的人。③一得:指統統做到。一:全、滿。④贍:音「善」,shàn ㄕㄢˋ。豐裕。⑤紕繆:紕音「批」,pī ㄆㄧ。繆音「謬」,miù ㄇㄧㄡˋ。錯誤。⑥不得其死:不能夠壽終正寢。此處的「死」指人的正常死亡,即自然衰老盡其天壽,無疾而終。

【白話】聖明的人南面稱王治理全國,必將先做好五件事情,而一般民事還不在其內。這五項是:一是依禮法端正親屬之間的關係,確定長幼尊卑的名分;二是封賞有功之臣;三是舉薦和選拔賢德之人;四是任用有才能的人;五是明察和獎勵民間有善心善行的人。這五件事如果能統統做到,全國的百姓將沒有匱乏,無不豐裕。如果這五項有一項乖錯失道,那麼民眾就不能安享天年。聖明的天子治理國家,一定從人倫之道(指上面說的五件事)做起。

夫隨俗樹化,因世建業,慎在務三而已。一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時移而不移,違天之祥也;民望而不因,違人之咎①也;好善而不能擇人,敗官之患也。三者失,則天人之事悖②矣。夫人乖③則時逆,時逆則天違。天違而望國安,未有也。(卷四十七 蔣子)

【註釋】①咎:過失,罪過。②悖:背謬,行不通。③乖:背離,違背,不和諧。

【白話】根據風俗來教化人民,依據時勢來建功立業,應該慎重地做好三方面的事情:一是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二是傾聽人民的意願,三是隨順時勢。時勢變化而不能夠隨順,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凶災;人民的願望我們不去順從,這是違背民意的罪過;喜好善事而不能選用有德之人,這是敗壞官場風氣的禍患。這三方面出現失誤,則天時和人事就會悖亂。人心不和諧就會呈現時勢逆轉,時勢逆轉則天道與人事相違。違背天道而希望國泰民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臣聞,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①;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②率以正,遇③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信也。夫厚賞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則分職治;去無用之言,則事情④得;不作無用之器,即賦斂省;不奪民時,即百姓富;有德者進,無德者退,則朝廷尊;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群臣逡⑤;罰當罪則姦邪止;賞當賢則臣下勸。凡此八者,治之本也。(卷十八 漢書六)

【註釋】①勸善:勉力為善。勸:勤勉;努力。②躬:親自。③遇:對待。④事情:事物的真相;實情。⑤逡:qūn ㄑㄩㄣ。退讓,退避。

【白話】(公孫弘上疏說:)我聽說上古堯舜的時代,不重視封爵、賞賜,而人民都能努力向善;不崇尚施用嚴刑重罰,而人民卻不輕易犯法。這是因為堯舜自身以無私公正之心領導臣民,對待人民有信義。到了後世重視封爵,厚加賞賜,可是人民卻並不信任。豐厚的賞賜、嚴厲的刑罰,不足以勉勵人們向善、禁止人們為非,必須對百姓有信義才行。所以,按照能力任用官員,則各自分配的職務就能治理得當;去除無用的言詞,就能了解事物的真相;不製作無用的器物,就能減少稅賦;不耽誤農時,百姓就能富足;有德行的人予以進用,無德行的人予以斥退,朝廷就能樹立起威信;有功勞的人得到提拔,無功勞的人給予降職,群臣就能明白退讓的道理;處罰的輕重適合其罪行,姦邪之人就會止步;獎賞的多少適合其賢能程度,臣下就會得到勉勵。總括這八點,是治國的根本。

民心莫不有治道,至於用之則異矣。或用乎人,或用乎己。用乎己者,謂之務本;用乎人者,謂之追(追作近下同)末。君子之治之也,先務其本,故德建而怨寡;小人之治之也,先追其末,故功廢而仇多。(卷四十六 中論)

【白話】每個人心裡都有治理的措施,至於怎樣使用,就各不相同了。有人用於修治他人,有人用於修治自己。用於治己,叫做務本;用於治人,叫做逐末。君子處理事情,首先是先致力於根本(治己),所以能夠建立德行、功業而很少與人結怨;小人處理事情是先追求末節(治人),所以不能建立功業且又很多怨仇。

能成霸王者,必得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①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卷三十五 文子)

【註釋】①自得:自得其道。

【白話】老子說:「能成就霸業的人,一定是獲得勝利的人。能勝敵的人,一定是強者。能成為強者的人,一定是能運用別人力量的人。能運用別人力量的人,一定是贏得人心的人。能夠贏得人心的人,一定是符合道義的人。符合道義的人,一定是心地柔和謙順的人。」

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其本也。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天下譽。譽,樂。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不疲北①。夫執一術而百喜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唯孝乎!(卷三十九 呂氏春秋)

【註釋】①北:敗逃。

【白話】大凡人君統治天下、治理國家,一定要致力於根本。致力於根本,沒有比孝更重要的。君主孝敬父母,名聲就顯揚榮耀,天下就安樂。臣子孝敬父母,事奉國君就會忠誠盡責,居官就會清正廉潔,臨難就能拼死效命。士人和百姓孝敬父母,耕種便會努力,守衛作戰則能意志堅定,不會敗逃。掌握一種方法而能使百善皆至,百邪皆去,天下順從,這種方法大概只有孝道了!

政以得賢為本,理①以去穢②為務。(卷二十三 後漢書三)

【註釋】①理:治理、整理。②穢:惡人、醜類。

【白話】為政以得到賢能之人為根本,治國以去除奸邪之人為要務。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位(位作德)不至仁,不可授國柄;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務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卷三十二 管子)

【白話】君主所應謹慎對待的問題有四:一是標榜道德但卻做不到仁,這樣的人不可授予國家大權;二是見到賢者而不能謙讓,這樣的人不可賜予高貴的爵位;三是執行刑罰時卻避開親戚、權貴,這樣的人不可讓他統率軍隊;四是不重視農業、不注重地利,而隨意徵收賦稅,這樣的人不可讓他擔任地方長官。這四條要務是國家安危的根本。

夫君尊嚴而威,高遠而危;民者卑賤而恭,愚弱而神。惡之則國亡,愛之則國存。御民者必明此要。(卷四十八 體論)

【白話】為君者,儘管莊重嚴肅而威懾天下,但是卻居高處遠而充滿危險;為民者,雖然地位卑下而對人恭順,愚鈍軟弱卻有難以預測的力量。君主不尊重百姓,國家就會滅亡;君主愛護百姓,國家就會生存發展。治理民眾的人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於時,百物取於野,此富國之本也……故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偽;困辱游業①,勿使擅利;寬假②本農,而寵遂③學士。則民富而國平矣。(卷四十四 潛夫論)

【註釋】①游業:流動的職業。如行商等。②寬假:寬容、寬縱。③寵遂:使之尊榮顯達。

【白話】利用自然的時節,分清土地的高下優劣(加以利用),各種牲畜的生長符合時令,萬物收穫於田野,這就是使國家富強的根本……因此執政者應明確監督工匠與商人,不要讓他們弄虛作假;限制貶低商業等流動的行業,不要讓他們獨佔利益;寬待務農之人,使博通聖賢學問之士尊貴榮顯。這樣,就會使百姓富足、國家太平了。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也。(卷二 尚書)

【白話】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唯有根本穩固,國家才會安寧。

文武之政,布①在方策②。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於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卷十 孔子家語)

【註釋】①布:陳、陳列。②方策:簡冊、典籍。亦作「方冊」。方,古代書寫文字用的木版。策,古代用以記事的竹、木片,編在一起的叫「策」。

【白話】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道理及方法,都記載於典籍上。如果有像文武聖王那樣的人存在,那麼仁政便能實行;如果聖王消失了,那麼仁政便會跟著止息。所以施政的關鍵在於獲得聖賢人才。要想得到人才必須以修養己身來感召,修養己身必在於遵循道德倫理,遵循道德倫理的下手處,在於以仁愛存心。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①之中,召②公為大③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職也。於是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④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⑤如自然。」(卷十六 漢書四)

【註釋】①襁褓:襁音「搶」,qiǎng ㄑㄧㄤˇ。褓音「保」,bǎo ㄅㄠˇ。背負嬰兒用的寬布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②召:音「紹」,shào ㄕㄠˋ。③大:音「太」,tài ㄊㄞˋ。④衛翼:猶輔佐。⑤貫:亦作「慣」。

【白話】從前周成王年幼在襁褓中,便請來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太公做太師。保,是保護太子的身體;傅,是以道德仁義來教導他;師,是以聖賢教誨來啟發他,這就是三公的職責。於是又設立「三少」,少保、少傅、少師,這是與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人。所以當太子幼年懂事時,三公、三少就講明孝、仁、禮、義的道理,引導他落實,並驅逐奸邪之人,不讓太子見到不好的行為。因此選出天下品行端正的君子,以及孝順友悌、見聞廣博、有學問道德的人,保護輔助他,讓他們陪伴太子朝夕相處、同出同入。所以當太子生下來,所見的都是正事,所聽的都是正言,所行的都是正道,在他左右前後都是正人君子。……孔子說:「從小養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樣,自然而然會變成習慣。」

公問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對曰:「夫①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②從之矣。」(卷十 孔子家語)

【註釋】①夫:音「服」,fú ㄈㄨˊ。②庶物:眾物、萬物。指各種事物。

【白話】哀公問孔子說:「請問人道之中什麼最重要?」孔子回答說:「人道之中,政治最重要。政的意思就是端正。君主自己先端正了,百姓也就跟著端正。」……哀公問道:「請問如何處理政事?」孔子回答說:「夫婦職責有所區別,父子之間互相親愛,君臣上下互相信任。這三個人倫關係端正了,則萬事萬物的關係也會跟著理順。」

子路曰:「衛君①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問往將何所先行之也。子曰:「必也,正名乎!正百事之名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②;禮以安上,樂以移風,二者不行,則有淫刑濫罰矣。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卷九 論語)

【註釋】①衛君:指衛靈公的孫子出公輒。因其父蒯聵謀害靈公正妻南子事敗而出奔,他承襲祖父衛靈公擔任該國君主。②中:音「重」,zhòng ㄓㄨㄥˋ。適當、恰當。

【白話】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的君主打算請您去輔助他治國,不知您將以何事為先?」孔子說:「那一定是先正名,使名分與事實(身分等)相符。如果名不正,則言語不能順理成章;言不順,辦事就不易成功;辦事不成功,禮樂的教化就不能興起;禮樂不興起,刑罰就會用之不當;刑罰不當,人民就會感覺手足無措,天下就亂了。」

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遊業①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②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③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辭語者,以信順④為本,以詭麗⑤為末;列士⑥者,以孝悌為本,以交遊⑦為末;孝悌以致養⑧為本,以華觀為末;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⑨為末。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⑩。(卷四十四 潛夫論)

【註釋】①遊業:流動的職業。如行商等。②鬻奇:鬻音「育」,yù ㄩˋ。出售稀見貨物。③阨:音「餓」,è ㄜˋ。困厄、困窘。④信順:真實而通達。⑤詭麗:奇異華麗。⑥列士:古時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統稱。⑦交遊:交際,結交朋友。⑧致養:奉養親老。⑨媚愛:取悅、取寵。⑩崩:敗壞。

【白話】要使百姓富裕,以農事生產為本,以流動的職業為末;各種工藝,以實用為本,以雕琢裝飾為末;買賣經商,以流通貨物為本,以出售珍奇貨物來謀利為末。這三者若能守住根本、遠離枝末,百姓就會富裕;如果遠離根本而守住枝末,百姓就會貧窮;百姓貧窮就會陷入困境而無心行善,百姓富裕就會安樂而容易教化。教育訓導,以道德仁義為本,以巧言善辯為末;言論話語,以誠信順理為本,以奇異華麗為末;知識分子,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為本,以交友應酬為末;落實孝悌,以盡心奉養為本,以圖表面、講排場為末;身為部屬,以忠誠正直為本,以諂媚討好為末。這五者讓人們守住根本、遠離枝末,仁義的風氣就會興盛;假如遠離根本而守住枝末,道德就會敗壞。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後為君子。立身有義矣,而孝為本;喪紀①有禮矣,而哀為本;戰陣②有列矣,而勇為本;治政有理矣,而農為本;居國有道矣,而嗣③為本;繼嗣不立,則亂之源也。生財有時矣,而力為本。置本不固,無務豐末;親戚不悅,無務外交;事不終始,無務多業。反本修跡④,君子之道也。」(卷十 孔子家語)

【註釋】①喪紀:喪事。②戰陣:交戰對陣。③嗣:君位或職位的繼承人。④反本修跡:依據四部叢刊《孔子家語》,為「反本修邇」。回到事物的根本,從近處做起。

【白話】孔子說:「立身處世要先遵循六個根本準則,然後才能成為君子。立身合乎仁義,而孝是立身的根本;喪事要有禮節,而哀痛是喪事的根本;作戰布陣有行列,而勇是戰陣的根本;治理政務需有條理,而農業是政治的根本;安定國家有方法,而慎選繼承人是安國的根本;創造財富有一定的時機,而付出勞力是致富的根本。根本不能鞏固,就不要追求枝末小事的完美;親戚之間都不能團結和睦,就不要致力於跟外人交往;做事情有始無終,就不要去從事多種事業。因此,回歸根本從近處做起,這是君子應該採取的原則和方法。」所以假如本末倒置,不只徒勞無功,還會產生嚴重的流弊問題。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故曰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人親愛莫善於孝,故言教之所由生。(卷九 孝經)

【白話】孔子說:「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從孝道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欲求忠臣,出孝子之門,故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以敬事兄則順,故可移於長也。居家理①,故治可移於官。君子所居則化,所在則治,故可移於官也。是以行②成於內,而名立③於後世矣。」(卷九 孝經)

【註釋】①居家理:指處理家事有條有理、家務管理得好。理,正、治理。②行:指孝、悌和善於理家三種優良的品行。③立:建立、樹立。

【白話】孔子說:「君子奉事父母能盡孝道,因此能把這種孝敬心轉移去效忠君主;奉事兄長能盡悌道,因此能將這種恭敬心推移去順從長官;家居生活治理得當,因此能把治家的經驗移於處理政務。所以,在家中養成了孝、悌和善於理家的品行,在外才能建功立業,美好的名聲自然會顯揚於後世。」

水泉深,則魚鱉歸①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②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桀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歸。務人使歸之,末也;務其所行可歸,本也。(卷三十九 呂氏春秋)

【註釋】①歸:趨、歸附。②庶:眾多。

【白話】泉水很深,魚鱉就會聚集生存;樹木茂盛,飛鳥就會群集築巢;草叢茂密,禽獸就會依附棲息;君主賢明仁德,各方的豪傑自然會歸順效忠。所以,聖明的君主不求各方都來歸附,而是盡力創造使人們歸附的條件。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①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卷九 論語)

【註釋】①必:倘若、如果。

【白話】子貢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取信於民。」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再去掉一項,在剩下的兩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免不了死亡,假使人民不信任政府,國家的威信就建立不起來了。」由此可知,只要人民信賴政府,雖無充足的糧食,仍然可與國家共患難。一旦除去了信用,縱無外患,也有內亂,國家就不能安穩了。

分享至: